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早教 » 父母课堂 » 正文

儿童应该几岁接受正式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276
广东学前教育网早教频道导读: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新科学家报道,儿童应该在什么年纪接受正式的教育呢?英格兰是少数认为早至4岁就能接受教育的国家。近日这一持续很久的辩论被一封信再次点燃战火,这封信是由130名早期儿童教育专家联合签署的。
 
儿童应该几岁接受正式教育?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新科学家报道,儿童应该在什么年纪接受正式的教育呢?英格兰是少数认为早至4岁就能接受教育的国家。近日这一持续很久的辩论被一封信再次点燃战火,这封信是由130名早期儿童教育专家联合签署的。它呼吁延长非正式的、以玩为主的幼儿园教育以及将英国正式教育的开始时间推迟到7岁,而目前正式教育开始年龄为4岁。
 
这封信还列举了非常明确的证据显示越晚开学越好,包括在很多国家,例如瑞典和芬兰的实践。这些国家具有更好的学业成就和儿童幸福感,尽管儿童直到7岁才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有关专家担心英国的体系——1870年引入的,旨在让妇女尽快重返工作,而非建立在对儿童的教育福利的基础上——可能会造成长远的损害。在其它国家,例如美国,幼儿园也面临更大的正式性教育的压力。
 
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开始呼吁改变?英国教育部长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和他的团队持续提倡更早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正式教育,以及对儿童更早进行正式评估。英国教育、儿童服务和技能标准办公室(Ofsted)的负责人还建议学校应该接受小至2岁的儿童。但这一提案的具体学习方式并未说清楚,但批评学家很快就警告不要使用正式的方法。
 
如果我们考虑玩耍对儿童发展的贡献,以及4、5岁就开始正式学习产生的危害,那么晚点上学的证据非常具有说服性。这些证据来自人类学、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和教育研究。例如,对儿童的玩耍在显著采集狩猎群体所起作用的研究,以及其他年轻哺乳动物的进化心理学研究,都确定了玩作为一种适应性,使得早期人类成为更强大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
 
神经系统科学的研究支持玩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中央机制的观点。例如,2009年的书《有趣的大脑:神经科学的极限冒险》审阅了很多研究,显示了玩耍活动会导致神经元之间更多连接的生长,尤其额叶——大脑里负责独特的人类更高层次精神功能的部分。
 
实验心理学显示更高级的学习和动机性来自于玩耍式的早期教育,而非指导性的早期教育。2002年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小学6年级末,那些学前教育为学术导向的儿童获得的分数比那些参与以玩为主的项目的儿童分数要低得多。
 
发展心理学家确定了支持玩耍和学习之间关系的两个精神过程。首先,大多数儿童的玩耍都涉及将一件事物当做另一件事物,例如将纸箱盒当做太空飞船。这种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它支持了我们发展语言、绘画和其它创造力。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詹姆斯·克里斯蒂(James Christie)和美国俄亥俄州约翰卡罗大学凯思琳·罗斯克(Kathleen Roskos)评估了这种语言学习的方式,相对于正式的指导,为音韵学和读写能力的早期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持的证据。其次,通过各种物理上的、构造上的以及社会性游戏,儿童更能意识到他们的生理和精神活动,从而具有更大的控制权。这使得他们能够逐渐的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从智力和感情两个方面变得更能“自我调节”。日益增多的实证研究表明鼓励早期玩耍会提高这种能力。
 
 
此外,还有另一项重要的证据。2004年,由英国教育部赞助的一项对3000名儿童的研究显示,延长以玩为主的幼儿园教育对于整个小学期间儿童的学习和幸福感具有重大影响。在新西兰,好几项重要的调查对比了5岁和7岁开始接受正式读写能力的儿童,调查显示早期正式教育并未提高读写能力,有时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在11岁时,这两组儿童的读写能力几乎没有差别。然而,与7岁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儿童相比,5岁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儿童表现出较低程度的积极性以及较差的文章理解能力。
 
探索55个国家15岁少年的相对阅读能力的进一步研究并未发现任何明显的证据表明更早开始正式教育能带来任何利益。综合考虑,所有的证据都提出了有关英格兰早期教育政策的非常重要且严肃的问题。为了儿童的学术成就和情绪健康,英国政府应该严肃对待这一问题。(编译/严炎刘星)
 
 
[ 早教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早教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