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和好学到底来自于什么?在蒙特梭利幼儿院里,学和玩是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孩子们到底是爱玩还是爱学呢?有了近5年的教学观察表明,孩子们是爱学的。但为什么有一部分孩子怕进教室、怕学习、爱玩呢?这部分孩子几乎都是受压抑,并在进幼儿园、进教室、中午睡觉、学习数字等问题上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齐齐1岁半进幼儿院,好学、专注,常在教室里学习1个小时以上。两年后,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到深圳上了几个月的幼儿园,后又回来,老师说齐齐学了不少东西,如1是棒棒、2是鸭子水上飘……齐齐在其后近一年里,永远选择的是一样——出去,不进教室。压力是多样的,无选择的自由,被迫做他并不喜欢的工作;被迫学的东西同孩子生命的年龄不适合,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过于强烈的学习状态,剥夺了每个儿童都具备的天生的对任何事物的创造力等。所以厌学来自于压力。
知识的世界魅力无穷。孩子们天生对于学习和进入一个知识的世界充满了惊奇、兴奋和好学,老师和家长只需要把握一点,在孩子对动物感兴趣时,你不要强行教数学,在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时,你不要强行教绘画,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到底这时想学什么。也许家长和老师会想,这孩子要是一辈子都不喜欢这门课怎么办。这种感觉完全来自大人的恐惧感。儿童从0~16岁,兴趣的焦点不断变化,所有儿童的敏感点几乎都是一致的,相差也不过几个月。所以学校教学如果把握住了这些,孩子们的学习将是快乐的,而且他们能学到所有能够学到的知识。从这一点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外小学3、4年级的课本难度同我们一年级的一样,头三年他们在干什么呢?
比如孩子们到了5、6岁,对人体非常感兴趣,生物课上每个孩子都会有许多问题:秃子还算不算哺乳动物?骨头里边是什么?胃里有没有牙齿?大人的骨头是不是比孩子的多?我们不必等到中学等他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时再学。学习变成一种体验时,好学就迈出了第一步。
教育的关键实在不是教给孩子什么,而是为孩子们提供条件,等待孩子不同的敏感期的到来。值得放心的是,大自然赋予了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而这一特点的正常出现和正常发展却来自于成人是否保护了它而不是破坏了它,只要孩子的发展是正常的,他都会成为一个好学生,长大成为一个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