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而孩子是否聪明,是有客观标准的。其智力发展的水平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测试,智力测验就像一把尺子,每个孩子都可以用它来测量,看看自己与同龄孩子相比,智力处在哪个等级上。目前国内常用的智力测验有斯丹福一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用于学龄前儿童的还有格赛尔发展量表、CDCC智能发育量表等。有心的家长可以领孩子到智力测量机构去测量一下。
按照我国目前一般采用的分类标准,智商在70以下的为低能儿,90~110的为智力中等儿, 110~120为智力中上儿, 120~130为优秀儿,130以上为非常优秀儿,140以上可视为智力超常儿。比如,一位6岁儿童能顺利地通过测验量表中6岁年龄组的试题,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6岁,他的智商 IQ=6/6X100,即100;而如果6岁的孩子成功地通过9岁年龄组的题,则他的智力年龄为9岁,所得智商为150。因此,可以说,智商(IQ)就是智力年龄与实验年龄相比所得的商数。
智商测验的内容,着重测查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比如,有测量动手画图、识别图形、数数、辨色、解决问题等题目;也有测量孩子操作反应速度的译码等。这些专门的智力测量工具与平常书籍、报刊中所提的“智力测验”,相比更加科学。它们不是偏题、怪题,也不是想当然地确定为测验题目的,其每一道测验题都经过在相当大范围内对儿童进行抽样试验,把不能区分出智力好坏的题目去掉,把能区分出儿童智力水平的题目保留下来,组成的这样一些可以称之为“尺子”的智力测验。因此,平时我们在书、报中看到的题,只可做练习之用,不可凭一道、两道题的成绩就断言这个小孩是否聪明,即使是心理测验标准的量表,也只能帮助我们大体了解孩子的智力状况,以帮助家长从多方面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不是检验孩子是否聪,明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因为看到孩子一次测验的智商不高,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认为他没有希望成材。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可塑性很大)教育可以大大地提高孩子的智能水平。
没有条件给孩子作正规智力测验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孩子的智力状况。这需要家长有一走的儿童发展知识,还要将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较。孩子的智力水平有一些最基本的指标,如孩子生下来一个月内要能认得出成年人的脸,并能对成年人的逗引作出反应,一个月后,小儿听到铃声应能转头跟随;看到移动的物体能用眼睛盯着它。再长大一些时,动作的发展遵从抬头、翻身、坐起、站立、走路等顺序出现,进度与其他孩子相比应相差不超过4个月。3岁左右,孩子开始发展小肌肉运动,像折纸、剪东西、拣小颗粒一类的精细动作应该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在语言方面,1岁前对大人的语言能有“嗯、呀”的反应声;2岁前对大人说出的他熟悉的词能响应,比如妈妈说 “爸爸回来了”,他能转头去找;3岁时能说简单的句子。
4~ 6岁能由简单叙述几句话的事发展到能连续地、较系统他讲一段小故事。如果在这些项目上孩子能够成功,就说明他们智力发展的水平良好。如果这些能力大部分落后于同龄人,刺需要找专家咨询,进一步为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
聪明的家长会通过引导孩子的活动来判断他们的智力状况,比如:让孩子同你对话,就能知道孩子的口齿是否伶俐,语句是否流利,逻辑思维是否有条理。
让孩子复述发生过的事情或听过的故事,就可以知道孩子记忆力的强弱、兴趣的浓淡和注意力的持久程度。
让孩子看图说话、讲故事,就能测知他想像力的丰富和敏捷程度。
让孩子判断某些玩具和实物的大小、多少、粗细、长短。厚薄、轻重、高矮,就可以测查出孩子对数的认识,了解他思维的快慢和判断力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