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又哭了,妈妈又着急了、又烦恼了,听着宝宝凄惨的哽咽,看着爸爸着急的不知所措,我们这对没带过孩子的80后小夫妻无计可施,这时候妈妈走过来,抱起宝宝嘴里哼哼着:“呜呜呜——”,孩子一会儿不哭了,真是奇怪,我们抱着就不行。一天妈妈出去买菜了,宝宝又哭了,我们谁也没管他,后来慢慢的宝宝不哭了,停止了哭泣,也许是哭累了吧!
中国幼儿网小编推荐小时候的我:
小时候,父母经常把我一个人扔在家里。父母出门前,我也是嚎哭不止,母亲也是不哄我,而父亲哄我,她还总是拦着。长大后我问过母亲:“从小到大,我哭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不管不问?”当医生的母亲笑过之后,给我的解释是:“在大人眼里,哭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表现,从医学角度看,哭、亲子教育、笑、发抖,能缓解人们各种精神上、肉体上的创伤。因此,当孩子哭时,最好让孩子一次哭个够,这样既起到发泄排解的作用,又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终于,我用母亲的观点说服了老公。如今,儿子6岁了,健康活泼,已经学会了写字、背儿歌。我还是按照“让他一次哭个够”的方法对他进行教育。一次,儿子从外面一路哇哇大哭着回来了,我把他搂在怀里,等他哭够了,才问起事情的原委:原来,他们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有一个大孩子抢了他们的玩具,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我先表扬了他的勇敢,然后批评他不该打架。孩子通过哭已经发泄了内心的委屈,很容易接受了我的意见。
孩子哭的四大原因: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2、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
4、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