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早教 » 家教研究 » 正文

孩子的职业藏在儿时的“玩具”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0  浏览次数:431
广东学前教育网早教频道导读: “父母买玩具要有导向性,并不是孩子一有要求就瞎买玩具。同类的玩具也不能只买一种。”很多家长都认为,家里已经有一辆车了,就别再买车了,买个别的吧。
     “父母买玩具要有导向性,并不是孩子一有要求就瞎买玩具。同类的玩具也不能只买一种。”很多家长都认为,家里已经有一辆车了,就别再买车了,买个别的吧。这样在种类上考虑自然貌似正确,但对孩子的智力帮助并不大。她认为同类玩具有一定的量后,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会加深。因为这些玩具会有一定的关联,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孩子认识完整的事物很有帮助。比如孩子喜欢车,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买不同类型的车,助力车、回力车、电池车、跑车、轿车、越野车等。这些车有的可以拆卸相互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培养。玩了这么多车后,孩子会在“车”这个大概念下面,产生很精细的分类,对一些细小的差别也能敏感地认识到。如果孩子只有一辆车,就难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无从比较和想象,无法重新组装,对智力的帮助有限。

顺着孩子的兴趣来教育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兴趣、偏好,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呢?“我觉得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应该顺着孩子的意愿,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不要刻意地强制孩子做什么。比如孩子喜欢唱歌,那就让他去唱,孩子喜欢画画,那就让他去画。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说事’,而要‘做事’。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要认真画’、‘要好好学’等等。其实父母说太多没用,反倒可能对孩子起负面作用。父母应该去做实在的事,给孩子创造条件。如果孩子喜欢唱歌,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唱。可以组织一些小朋友一起唱歌,这不仅增进交往,还可以让自己家爱唱歌的孩子在小朋友当中显露出自己的能力来,那么他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孩子的兴趣还是培育智力的突破口。代鸥认为孩子凭着兴趣去做的事情,往往更喜欢琢磨,更喜欢往深处研究,而不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思考上。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深想的东西越多,琢磨得越多,他的智力训练机会就越多,长大后的智力就会越好,思考问题会更精细更全面。因此,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循着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进行一些有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也有的父母会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比如有些家长自己喜欢画画,就要求孩子画画。也有的家长会把自己想学好但没学好的某个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曾经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代鸥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好。“家长要明白自己想做好但没做好,肯定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要让孩子来代替做,这个没道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一件事,孩子没有做的动力,没有做的理由,其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做事一定要找到孩子自己的理由,而不是父母的理由。孩子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时才是快乐的。”

 父母要用心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然后创造条件让孩子顺着自己的特点发展。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既开心地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也开发了智力,训练了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孩子不仅愉快,还容易找到发展的方向。“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阳光,发现孩子、扶持孩子,而不是凭自己的意愿‘打压’和‘修剪’,这样孩子才更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代鸥发现自己接触到的很多优秀的高三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童年都相对轻松,没有受到父母过于紧密的管束,自己的自由度比较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发展。说到底,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

善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很多中小学生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如此反问:“你的孩子问过‘为什么’吗?”“当然问过。”家长回答得干脆利落。“这就是孩子爱学习的表现。”心理学家的回答同样崭钉截铁。

“家长一定要善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因为这是孩子最初求知欲望的体现。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获取知识,那么在这样的年代里,他会显得非常被动。所以,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望,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动力,需要从认真对待孩子们的‘为什么’开始。”几乎所有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从孩子三岁左右开始,就特别爱问“为什么”。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的、鼻子闻到的,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提问的对象。“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火会烫手”、“为什么石头是硬的”,相信这样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曾提出过。此时父母们的回答非常关键,恰当的回答,不仅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也会启发孩子问出更多的问题,而不恰当的回答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代鸥的做法是,一旦孩子问了“为什么”,就非常认真地回答,自己知道多少回答多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会顺着孩子的“为什么”不断讲下去,直到自己都不明白。她的儿子曾经问妈妈“什么是大”,代鸥就给儿子从1讲到了无穷.
 

 有些父母会担心,怕自己讲得不对,或者不全面,会影响孩子日后在学校里接受正确的答案。代鸥认为父母大可不必担心,她说孩子在课堂上听到自己曾接触过的东西时,会更加认真,因为他要印证自己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父母之前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的回答,都会在这时候得到纠正或补充,这对孩子的已有知识是一个很好的深化。“一定不要等到上学再教给孩子知识,只要觉得孩子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了,就可以教给孩子知识。”也许有一个比喻能说明代鸥的这个观点。把一个人已有的知识信息比作一个圆,如果孩子所拥有的信息越大,这个圆也就越大,他所接触到的圆外面的未知信息也就越多,给他提供探索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样他就更能产生多方面的、多种深度的探索。如果这个圆很小,那么,他所接触到的外界的未知世界就很少,相比而言,探索的可能性就会小。
 

也有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从不问“为什么”。代鸥认为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很有可能是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简单地回答“我不知道”、“以后再说吧”或者“我给你查查”,但实际上却不去查。长此以往,孩子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会逐渐萎缩。“这样的孩子上小学都很困难,因为他有不知道的东西时不会问,求知欲望很弱,也不太会主动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业来说是很可怕的。”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没问题,那么家长可以先向孩子提问,比如“天为什么雾蒙蒙”,“为什么今天没太阳呢”,然后再告诉他其中原因。这样的体验次数多了以后,孩子会慢慢认识到很多事物背后都有原因存在。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就有可能会对其他事物的原因感兴趣,于是“为什么”就自然产生 .

 
 
[ 早教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早教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