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兴趣关注点。有些人成功了,是因为他们从事于自己最擅长的行业,将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做到“爱一行、干一行”,世界上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成长道路上都有这样的轨迹。而大多数人,却是被动又不得不心甘情愿地接受谋生的行业,只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所以成功的几率就小得多。对孩子而言,有些孩子对音乐比较敏感,有些对美术比较擅长,逼迫孩子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拼搏”,不仅事倍功半,家长也抱怨多多,其实不是因为孩子不努力,是因为家长替孩子指定了错误的方向。方向错了,越是努力,离成功的目标也就越远。做父母的,最重要的责任,就是随时帮助孩子修正前进的方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兴趣点并加以引导,做孩子成功路上的“推手”或“胯下马”,而不是把孩子当成“盲人”,自己去作“导盲者”,必须真正地尊重孩子。
怎样尊重孩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从内心赏识孩子
孩子身上的优点不仅来自父母的遗传,更重要的是源自孩子独立的人格。当孩子从襁褓中脱离出来,开始牙牙学语或蹒跚学步时,没有父母会抱怨:“怎么这么慢才学会?人家谁谁谁早就学会了,真笨!”,大多数父母都会由衷地赞美和鼓励孩子:“加油,真棒!”可是,当孩子上学后,父母就会开始抱怨:“这孩子太笨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学不会呢?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这些父母忽略了一个事实:同样的一个新鲜事物,对不同的个体而言,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和期限不同,不管是语言、数学、美术、音乐,在理解和掌握上对不同的个体都有一个临界突破点。赏识孩子,就是要珍惜和赞美孩子在每一样知识上的收获与进步,鼓励和帮助孩子尽快达到临界突破。如果孩子一天学习了10个字,我们应该表扬他今天学会了多少个字,而不是苛责他还有多少个字没学会。
二、 学会与孩子零距离沟通
如果让我们列出孩子的优点与缺点,会有很多家长列出的缺点多于优点。我们的孩子真有这么差吗?因为这些家长从未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孩子越小,内心就越纯净,越容易向别人开放。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就必须与孩子互动,积极参与到我们“不屑一顾”的孩子的单纯甚至是幼稚的游戏中去,在孩子的指挥下一起拼图、玩玩具、写字、画画……等。按照孩子的模式去配合他,而不是主导他,尽管我们方法是“正确的”或“完美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有他自己的独到的评价体系,他们的思维中不时会迸发出灵感和创新,父母的循规蹈矩,对孩子而言却是遏制想象力的魔鬼。想象力比只是更重要。
真正与孩子零距离沟通,不妨从以下对话开始:
1、“今天在学校有哪些开心的事”代替“今天表现好不好”;
2、“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代替“今天布置了什么作业”;
3、“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玩具“代替”这个玩具有啥好玩的?还那么贵“;
4、“我能帮你什么忙”代替“你应该怎样怎样去做”;
5、“在唱歌和跳舞中,你比较喜欢那个”代替“你必须学会唱歌跳舞”;
6、“想像一下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代替“你将来必须成为怎样怎样的人”。
三、永远象对待幼儿一样包容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犯错,正如同我们成人在工作中和学习中不断犯错误和纠正错误一样。人无完人,一旦发现孩子犯错,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错误的根源,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做孩子的助手,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一味横加指责。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消费者,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监护人,有资格对孩子颐指气使,孩子与我们不是对等的。其实,当我们在为孩子成长付出劳动、金钱和心血时,孩子也回报给了我们幸福、快乐和满足的珍贵时光,孩子对我们的爱不亚于我们对他们的爱。在人性和彼此间的付出这架天平上,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的一生,特别是童年,带给我们的财富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给孩子提供衣食住行和受教育的机会,那是父母的本分和义务,因为孩子不具备生产者的条件,这不应成为孩子将来孝顺我们或回报父母的借口。我们让孩子感恩父母的同时,也应该感恩孩子带给我们丰裕的人生。当孩子对我们说:“爸爸,谢谢您给我买的新衣服“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谢谢孩子穿上新衣服带给我们内心的愉悦呢?包容孩子,一定要从内心把孩子当作对等的个体看待。
有人说,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一是尽可能多的爱,二是榜样的力量,三是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机会,这三样财富都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企盼孩子尊重父母,就先从尊重孩子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