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孩子们由于思维比较单纯,因此平时说话常常毫无顾及,有时所说出的话不仅仅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还会使父母也跟着尴尬,严重者还会对自己造成麻烦,以下就来具体的看下吧!
“童言无忌”的潜在危险
前天带童童在前面的一个小区的健身器材上玩,童童突然大声地问我:“妈妈,阿姨为什么不穿鞋呢?”这时我才发现,旁边的一位姑娘正脱了鞋光着脚丫坐在健身器材上打电话呢。童童这么一说,让那位姑娘有点尴尬,穿上鞋坐到了一边。
旁边的一位奶奶笑了,走到我们的身边说:“孩子真的是太纯真了,从不考虑太多。”随后老人就和我们攀谈了起来,她讲了一个新闻:在公交车上,有个小偷在偷一个女的钱包,当时车上有很多人,也许有人看见了并没有说,但是有个小女孩儿看见了,就用那天真无邪的声音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那位叔叔拿别人的钱包呢?”当这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时,提醒了那位女士,小偷的行为没有得逞,他的丑恶行径反而与孩子的天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小偷一下子恼羞成怒,举起了匕首刺向了那个小女孩,然后逃下了公交车。
听完老人讲的这个事情,我心里一紧,可怜了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一句童言无忌的话,却让她死于非命。更可怜公交车上的那群人,竟然连一个小女孩儿都不如,面对歹徒的尖刀都选择了沉默,眼睁睁地让坏人从车上逃走。
对于童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把握不好做事的场合、条件和限度,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弱。相反,探究欲望却很强。所以,他们哪怕在公共场合,也不会受到限制。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里那说真话的小男孩,大概也就是这个年龄。他们并不知道如果说真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心理。
童童现在刚刚是会使用语言的开始,也是童言无忌的开始。对于孩子在家里的童言无忌,我会把它当做是孩子成长中的童言趣语来欣赏,但对于孩子在外面的令人尴尬的童言无忌,就要慢慢让他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这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情商教育。
口是心非要低调处理
吃饭时,我不小心地掉了菜在桌上,果很严肃地批评我,“浪费!不要浪费哦,钱买的哎。”我虚心接受批评,承认认错。果自己吃饭,一勺勺地盛自己爱吃的菜。盛得太多,菜总是掉了一桌子,我也用同样的话“反击”他,可他无动于衷。
孩子是天生的偷学大师,信手拈来,易如反掌。孩子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当大人犯着同样的错误时,他会“兴风作浪”,拿来“施教”。
我也发现了一些处理孩子“口是心非”,帮助孩子实现“顺从”的两个小技巧。
1.当我们察觉到孩子的“任性”、不顺从或言行不一时,切不可大惊小怪,更不要大发雷霆。因为不当的说教语言,很可能成为孩子反击的“武器”。
一天,大家一起吃晚饭。果用勺子盛了一块辣椒,放进他自己的碗中。如果这时,我表现得异常激动,“果果,妈妈不是跟你说过,辣椒很辣,小朋友是不能吃的。”果不但不会顺从于我,可能还会反驳我,“不辣,一点儿都不辣。”我使用了另一种说话的方式,“果果,你想吃辣椒啊。你先把辣椒给妈妈吃,妈妈看看辣不辣,好吗?”“好。”“啊,好辣啊。妈妈不敢吃了,你给爸爸吃吧。”辣椒确实很辣,我的表情没有说谎。“好,辣爸爸。呵呵。”他用勺子盛了一块更大的辣椒放进爸爸的碗里。爸爸也露出了辣得要命的表情,果乐了,也不敢吃辣椒了。
2.面对孩子的不顺从举动,不妨采用淡化处理的方式,孩子自识无趣,也会作罢。还有一种积极接纳的方式,接纳孩子尝试性的“任性”,尝试是为了感知对与错。
当孩子的手很脏时,如果我说“不要把脏手放到衣服上”,孩子可能会直接把脏手放到我的衣服上,而且一次两次的这样去做。我没有制止,而是搀着他的手去洗手间。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比用语言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来得更直接明了。而孩子的相反行径也会自然而然地停止。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皇帝的新装,在大家们一片的欢呼声中,只有诚实天真的孩子说出了真话,看完此文章,相信父母们都会得到一定的启发,希望妈妈们对于孩子们的童言都能够做到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