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早教 » 父母课堂 » 正文

全托or日托——家长的两难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3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728

      幼儿的全托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对此褒贬不一。       受心理学家鲍尔比“依恋理论”的影响,“最好的托幼机构不如一位最坏的母亲”已成为西方人的共识。心理学家斯皮茨对孤儿院儿童发展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母爱剥夺”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的事实。此外,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0~2岁的孩子处于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如果这时孩子被迫离开母亲,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则容易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其以后的人际交往,并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无论是传统的依恋理论还是目前大量的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婴幼儿期健康、积极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孩子日后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良的依恋关系则会妨碍人格的健全,孩子成年后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国外除了前苏联和以色列有小规模的全托机构外,其他国家难觅其踪影。       在我国,自上世纪40年代宋庆龄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全托幼儿园后,全托教育这一集体教育的特殊形式逐渐为国人所熟悉并接受。如今,幼儿全托教育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在我国显示其超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青睐于将孩子送入全托机构,许多全托幼儿园甚至出现招生爆满的情况。那么,孩子入托寄宿制幼儿园的利弊何在呢?       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入托寄宿制后,以下几点发展较为显著:       ■自理能力较强。在全托幼儿园中,包括穿耶、叠被、洗漱、吃饭等在内的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动手,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强。远离父母的娇惯,孩子减少了信赖,独立自主的能力显著提高。       ■合作能力较强。全托的孩子长时间生活在同龄孩子的集体中,有更多的机会与小伙伴相处,因此他们与日托孩子相比更能关心集体,与人合作。       ■不娇气。全托的孩子生活在集体中,与其他孩子享受同等的待遇,不搞特殊,弥补了因家庭过分溺爱娇惯而产生的问题。       但是调查结果同时发现,入托寄宿制幼儿园的孩子大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容易心理紧张。一些全托孩子,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会长时间表现出心理紧张、孤独焦虑的状况,有的孩子还经常表现出口吃、遗尿、咬手指、吸吮手指、咬被子等问题行为。许多孩子在睡觉和离园的时候,情绪不太稳定。       ■词语量少、语言能力欠缺。日托的孩子回家后,家长一般会和他们单独对话。而全托的孩子与成人交流较少,只能在幼儿园中与同龄孩子交流。成人的语言丰富,孩子耳濡目染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很多词语,而全托孩子显然缺少这种机会,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语言不丰富。       ■比日托孩子显得幼稚。全托孩子平时的接触面窄,仅限于小朋友和老师,缺乏大量的信息来开阔视野,因此他们的思维与日托孩子相比显得幼稚。       除了上述调查,我们还对日托和全托孩子的绘画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请寄宿幼儿园和日托幼儿园的大班和中班各一个班的小朋友就“我最伤心的一件事”和“我的家”这两个主题自由绘画。“伤心的事”这个主题试图捕捉全托幼儿与日托幼儿之间所感受到的心理负面情绪有何不同,从中看出全托幼儿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而“我的家”主要是想从中了解全托幼儿与家人之间的亲子关系与日托孩子所体验的亲子关系是否相似,了解他们对家庭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推测他们的孤独情绪。       在对两个年龄段全托和日托孩子的画作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日托幼儿感到伤心的原因大都是与家长的冲突,全托孩子所感受的几乎都是来自同伴。其中,被同伴拒绝、与同伴发生冲突是引起他们伤心的最大原因。       而在“我的家”中,全托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家庭观念的淡薄令人深思。寄宿制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对“我的家”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仅仅局限于:家就是我住的房子,物理上的认识也就是英文“house”的含义,而没有“home”或者是“family”的概念。缺乏对家的人际关系的理解,对“家”的认识远远比不上日托幼儿园的幼儿。在有些全托孩子的作品中,“我的家”中竟没有出现任何人物,作品的主角是外婆家里的花。他最伤心的一件事是花谢了。寄宿幼儿可以把花的凋谢过程画得很逼真,并用连环画的方式来表示花凋谢的全过程,看到花儿的凋谢他会觉得伤心。可见这个孩子的心目中对这些花是相当熟悉的,对爸爸妈妈的概念倒是比较模糊。       对上述绘画的比较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对全托幼儿来说,由于与父母分离的时间长,“家”在他们心目中更多的是物理上的房子的概念,而日托幼儿更能感到“家”是家庭成员一起生活的地方。       研究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针对寄宿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悲伤与孤独,我们有必要增强他们同伴间的依恋以及亲子关系。   对家长的温馨建议       ●语言上的解释与安慰       家长应该很诚恳地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困难,请孩子理解体谅,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他(她)。       ●循序渐进       可以先送孩子上日托,观察他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果孩子对幼儿园环境很难适应,存在着较强的反抗情绪,最好还是等他对幼儿园生活适应后再决定是否上全托;如果孩子进幼儿园比较顺利,则可从一天一接慢慢过渡到全托。       ●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周末或节假日,家长们最好能亲自照顾孩子,满足孩子对亲情的需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玩玩,接触外界多样化的信息。平日忙里偷闲,多抽空去全托幼儿园看看孩子,陪伴孩子。       ●多与孩子交流       重视与孩子间的交流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为孩子多提供些语言刺激,防止语言的贫乏,另一方面相互的交流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       ●多关注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反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各种外显甚至是内隐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地作出反应。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适当地宣泄情感,并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       ●要重视与全托的联系,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要重视与带班老师的交流,多从老师口中了解孩子发展的各方面情况,避免因疏忽而造成的遗憾。       ●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       不要因为内疚和补偿的心理而一味地迁就孩子,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因为这样容易使幼儿学会并且养成要挟人、说假话、奢侈浪费等不良的品德和行为。切忌用物质来弥补孩子情感的缺失。       ●家里坚持与幼儿园相似的饮食和作息,以避免入园后的不适应       星期一综合征是全托幼儿较常见的现象,假如周末在家的生活作息与幼儿园没有太大的反差,就能有效地缓解幼儿的不适应现象。

 
 
[ 早教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早教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