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动手的能力 在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就为他设了一个简易书架,是一种五层的塑料盒架。将他的书、杂志、字卡等分层收在盒内:还配备了“工具箱”,内有磁铁、卷尺、指南针、小榔头、螺丝刀等工具。在家中安装、修理设备时使用。 有一次,我和儿子按书上教的,将鸡蛋扎一小洞,倒出蛋清和蛋黄,向蛋壳里灌蜡烛油做“不倒翁”。开始由于蜡烛油不够重,“不倒翁”不明显。我们又想办法,在灌蜡烛油的同时向里面混入沙子、小铁弹等重的东西。“不倒翁”就很像了! 我和孩子一起折纸小船、捏橡皮泥,用手对墙作各种手形(马头、枪等);我们一起吹肥皂泡,五光十色的泡泡让孩子充满想象;我们一起做三棱镜,放入些彩色纸屑,“万花筒”里的世界真好看!我们一起在有阳光的日子里玩“镜子反射”,亮亮的圆圈打在墙上让他“抓不住”,而他则喜欢将反光打在我脸上,看到我睁不开眼睛的样子而得意地笑,我们用火柴棒作游戏,玩“动3根棒让鱼调头”;我们在吃西瓜时让孩子猜“一刀切下去变几块瓜”、“如何3刀切出8块瓜,5刀切出10块瓜。” 在儿子6岁时,他看到电视里有人用吊床在树林里休息、睡觉,也想感受一下那种生活。我就提议:自己动手做一个吊床!既能启发孩子积极思考、锻炼孩子动手制作的能力,又能培养孩子节约的意识。我们买来一卷塑料绳,将其剪成相同长度的一组,将一头扎紧,用相邻的两条绳每隔一段距离打一个结,最后做成了一张小小的吊床。我将吊床绑在阳台的两侧,孩子躺上去正合适!他非常自豪:“我们自己做的!” 孩子看到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仅做成了一个吊床,还学习了吊床的制作方法,懂得了如何去做。其实,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节约”、“自力更生”的意识和作风。以后碰到想要的东西,不是毫不思索地想到“买”,而是先想自己做。 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上,我们先后为他购置了各种有益的“玩(器)具”,如放大镜、跳棋、弹子棋、航空棋、象棋、指南针、温度计等,常和他一起搭积木、拼七巧板、下棋、捏橡皮泥,一起塑造各种想象的动物、建筑;我们还买了许多塑料积木,让他自由展开想象的空间,随意搭建。因为从小喜爱玩积木,他很容易地与插塑积木交上了朋友,喜欢一个人在房间里,以他从书中、电视里学来的知识,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拼建各种大型、复杂的“作品”。 我从不给他买“高级”、“豪华”、“贵重”的玩具,也不买那些纯粹的玩具。有一次,他看到别的孩子在玩“四驱车”——一种买来零件自己拼装起来的在专用的跑道上开的车,他很想要。我同意给他买了,因为这样的车首先需要他自己动脑筋组装,能锻炼他的手、脑并用的能力。后来,他喜欢拼装飞机,我也买了些航模飞机让他看着图组装成型。我觉得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注重培养他喜爱动手、爱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他长大后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做实验、爱制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到儿子13岁时,仅靠从杂志上学习、研究,就独自成功地完成了家庭台式电脑的组装,并从此爱上了对电脑的研究,早早地成为我们家的“电脑工程师”,多次为我解决了电脑软、硬件的问题。 探究科学常识 当他玩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需要一些科学常识知识,我便从书店里买到了一套大开本的《动脑筋爷爷》,以图画为主,辅以文字。全套分“地学篇”、“历史篇”、“交通篇”、“日常生活篇”、“动物篇”、“医学篇”六个分册,每个分册有五六十个问题,如“地学篇”中有“地球的北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南极同北极的气候不一样”、“什么是海啸”等等。他很喜欢这套书,我给他讲过一遍后,他自己百看不厌,不懂的地方还要求我再讲,“为什么”、“为什么”常问个没完。有时我只好实事求是地说:“妈妈也不知道那么多,等你长大了,自己去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吧!” 为了让他了解世界,我们买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挂在墙上,后来还买了地球仪。告诉他地图的东、南、西、北,告诉他我们所住的地方在哪儿,告诉他北京、上海、杭州、镇江等地。有不认识的城市就用字卡写出来认。渐渐地他从书上看到一个地名,或从电视里听到什么地名,就跑到地图跟前去找。 他看了很多“世界著名童话”,内有世界各地的地名,他要问、找;没多久,世界各国的首都、大城市的名字他都知道了,也知道在地图的什么位置;中央电视台每天的气象节目挨个报城市,没几天他也都知道它们的位置了。他喜欢看地图,喜欢在上面找地名,还总闹着要和大人比“谁找得快”。 有了地图和地球仪,不光知道了众多地名,还将许多地理、气象、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都联系了起来。知道冬天时地球的北部冷、南部热,赤道附近终年夏天,而两极总是冬天,知道地球由西向东旋转,世界各地有时差,知道文明古国希腊在何处,古埃及、古罗马帝国在哪里,太阳、月亮和星星与地球的关系,每月的潮汐是怎么回事…… 虽然我很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尽可能的让孩子多看书,坚持每天做各种智力游戏,但我也注意“动静结合”,并不长时间地要求孩子“坐”在那里学习,而是变换花样,讲究效率。只要将每天的时间安排好,项目与项目之间衔接好,做到每个时间段都是有意义地度过,没有无聊的、浪费的时间,孩子仍然有大量时间出去散步、骑车、舞棒、与小朋友玩,仍然有时间看他爱看的电视节目。这样,孩子不觉得学习、认字是受累的事,反而整天高高兴兴,老有做不完的“事”,总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很能干”。 等他长大些时,他变得爱动、爱玩、爱看电视,不愿意长时间地坐下来枯燥地学习。如果采取强制的办法,很可能使他离“学习”更远,甚至厌学,那样更危险。因此,我虽然心里着急,但表面上不露。而且,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我对校正他的生活习惯、爱好还是很有信心的。 凭借长期来形成的母子亲情,我和他一起“玩”,凡是我想让他感兴趣的事,我自己先充满激情地来做。如想让他看某本书,我自己先拿起来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这是什么书啊?这里面怎么那么多画呀?还有诗歌”、“这里面的孩子在干什么”,有时当着他的面,故意非常专心地在做书上的一些趣味题,而“没有工夫”理他;有时大声朗读书中的唐诗……就这样,他很容易地被我“吸引”过来了,并闹着要我告诉他我正在做的事。 户外活动 我们不仅引导儿子做那些动手的游戏,为了增强他的体质,也为锻炼他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经常带儿子到户外去玩,为他准备了多种体育器具,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圈等;还先后为他买了滑轮鞋及手套、头盔等。只要是有益的运动,他若喜欢就尽量鼓励他去参与。 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一些运动技能也是需要孩子从小培养、训练的。有一阵,因为看了《西游记》电视剧,儿子喜爱上了“武打”。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武打的特点。我们没有加以阻止,而是当作一项锻炼身体的活动,时常陪他玩。 我们还时常带他在周末或暑假中外出郊游,乘渡船到长江对面的靖江游览,又到“天下第二泉”、“世界奇观—欧洲城”等地游玩,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还常去“太湖乐园一一水上世界”游泳。“世界奇观”是个新建的景地,集欧洲各地著名的景观为一园,如古希腊“宙斯神坛”、法国“凯旋门”等景观模型。儿子在这里一边走,一边与他在书中曾读过的故事相联系,觉得似曾相识。 有一次,我带他到我工作的电厂参观,给他讲解“电厂的生产过程”,以尽量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他无数的问题,使他对“电”有了一些认识。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重要的是在“学习”、“智力”上,体育运动则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孩子从小参加体育运动,对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拼搏精神”、“坚忍不拔”、“力争优异”等优秀的品质是最好的锻炼,能使孩子在性格上趋向完善、成熟,同时也会促进学习的效果。 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热爱上了足球运动。每周末要看中国甲A的电视直播比赛,还与院子里的一些“爷爷球迷”们津津有味地谈论足球比赛的“门道”。有什么队之间的比赛,爷爷们都会提前告诉他。曾经有一阵,他甚至要求到杭州市的少体校去学习,专攻足球,以便长大了能进国家队踢球,连离开爸爸、妈妈去过集体生活也不怕! 我们不但鼓励他,而且与他一起练球。他喜欢当守门员,我就射门,他想要进球了,我就当守门员。一段时间练下来,他身体素质好了,灵活性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