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家庭教育 » 正文

0-6岁规则建立指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9  浏览次数:538
广东学前教育网育儿频道导读:0~6岁分年龄规则建立完全指南有许多父母认为宝宝还小,制定规则为时过早或等宝宝长大,懂事就好了。但是有些问题并不是时间能教
 06岁分年龄规则建立完全指南

 有许多父母认为“宝宝还小,制定规则为时过早”或“等宝宝长大,懂事就好了”。但是有些问题并不是时间能教给宝宝的。规则不是限制,而是对宝宝最大限度自由的保护。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在不同的阶段给宝宝制定不同的规则。
0
6个月
安全感比规则更重要
宝宝出生后,首先发展的就是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产生的感情联系。他们要知道自己出生在世界上是受欢迎的,是安全的。父母需要给他提供一个持续的、充满爱心的情感环境。此时,抱抱、喂食、换尿布,这些能让宝宝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让他拥有安全感、归属感。这种安全感为宝宝日后的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宝宝出生的最初几个月,给予宝宝安全感和稳定感比建立规则更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尊重宝宝自身的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带来最初的规则意识。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它告诉宝宝什么时候该吃饭了,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什么时候该尿尿了。宝宝按照生物钟的指示生活,因此,照料者应该遵从宝宝的需要。
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有的书上说,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奶、尿尿都要有特定的时间,婴儿哭时不能随便抱或安抚,认为那是宝宝要控制父母。但实际上,如果哭泣长期得不到回应,宝宝就会感到沮丧,不仅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形成焦躁的性格。


6
12个月
规则,是保护我的
宝宝开始理解妈妈和自己并不是一个人,虽然有很强的依赖感,但是慢慢从与妈妈的合为一体中分离出来。宝宝开始坐起来,慢慢会爬,会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亲子互动是这一阶段的宝宝感受规则的重要方式。父母是宝宝的保护人,宝宝依恋并信任父母。宝宝活动的时候常常会观察父母的反应,就好像在问:“安全吗?我这样做可以吗?”父母一个惊恐或者生气的表情,会让他们撤退或者犹豫不决;而父母的阻止则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
给父母的建议
允许宝宝大胆探索
保证家里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家里成为宝宝第一个可以放心大胆探索的地方。父母需要消除家里的安全隐患,比如电插头,尖锐的桌角等,都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危险物品和贵重物品,不要放在宝宝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危险的地方直接抱离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不”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的反应,为了避免宝宝陷入危险之中,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适当的做法。


1
2
秩序感来帮忙
他有秩序感了
宝宝逐步表现出对秩序的敏感。比如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等出现近乎执拗的坚持。比如进门时拖鞋必须放在某个位置,吃饭时全家人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一旦出现变动就会特别敏感,甚至出现激烈反应。秩序感是规则意识的初步形态。因为秩序感会逐步上升为对规则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
他可以理解的意思了
宝宝开口讲话,并开始学习走路。宝宝探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对宝宝来说,这个世界是未知的,他分不清哪些有危险,哪些是安全的。不过,由于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可以理解并回应“不”这个字了。所以这个阶段,建立规则,对宝宝说“不”也变得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设定规则,保护安全
这个阶段,设定的规则主要是安全规范,比如吃东西以前必须洗手,玩秋千时必须用双手抓紧绳子等。
满足宝宝的秩序感
宝宝因为秩序错乱而大发脾气,如果宝宝产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则性的需求,不妨接纳宝宝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们的“有序愿望”,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宝宝,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平息宝宝的情绪。
利用秩序感建立初步的规则
宝宝的秩序敏感性常表现在对顺序、生活习惯以及物品的要求上。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不要随意更改它们的位置。同时可以引导宝宝自己收拾玩具,建立用完东西归还原位的规则,让宝宝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


2
3
别与独立期硬碰硬
宝宝的意愿成了规则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2岁左右是宝宝的第一个独立期,他们会尝试自己吃饭、自己选择衣服,而不要父母帮忙。因此,一些限制他们独立,要求他们听从的规则,他们有可能会选择打破。但是,如果家长规定今后他自己吃饭,他似乎也不愿意,有时候会撒娇,让你喂,因为他会自己选择。此时,宝宝不再只是看着父母的眼神行事,而更多地要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能力。他们会主动地做一些事情,即使做不好也不要你帮忙,因此,父母和宝宝在规则的执行中都有发言权。
给父母的建议
允许并尊重宝宝说
要对宝宝说“不”,首先要允许宝宝说“不”,尊重宝宝建立自己的界限,帮助宝宝和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分开,给宝宝选择的能力。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有说“不”的安全感,当宝宝的界限得到尊重,他才会尊重并能接受别人向他们说“不”。
正面告知宝宝具体规则
规则一定要清楚、具体,让宝宝容易理解,让他知道可以做什么,而不只是他不能做什么。比如,“你生气了,可以打毛绒玩具或枕头,不可以摔妈妈的手机”,而不是“不要乱扔东西”。规则也不是消极地责备、威胁和抱怨,如,“为什么你总是在床上吃东西?!”“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你不要总是……”
违反规则,需要承担自然的行为结果
比如宝宝生气打人,第一次要告诉宝宝不能生气打人,并用其他方式满足宝宝的需要,比如给他一个枕头,帮他发泄多余的能量。当宝宝第二次生气打人,要坚定地向宝宝再说一次“不”,并说明结果,如打妈妈,妈妈会很痛,晚上不能陪他讲故事等。当宝宝第三次犯错,坚决地执行犯错后的约定,跟他解释为什么,并允许宝宝有情绪。你的态度需要温柔而坚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拥抱宝宝,让宝宝知道违反规则并不会失去妈妈的爱,妈妈只是不喜欢他的某些行为。


3
4
坚守规则的边界
父母有时候会觉得宝宝很淘气,总是要做一些淘气的事,其实他们可能只是想看看规则的边界在哪里。此时,宝宝开始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规则。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去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应该如何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接触到新的人或者环境的时候,他们会观察人们的行为,尝试各种行为,了解行为的后果。
给父母的建议
3
岁以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有了更多的人际交往,这时和宝宝制定的规则,能帮助宝宝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主要有6方面: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别人的东西不要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不可以打扰别人。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保持规则的一致性
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一贯地执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下,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以及对同一种行为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强化适宜的行为,抑制不适宜的行为,宝宝才能逐渐将规则内化,形成自觉的、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如果宝宝知道你决不妥协,他们就不太可能去挑战规则。
有些父母会根据自己承受压力的大小(如疲劳、沮丧等)和心情的好坏,来决定是选择维护既定的原则,还是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或是对他们违规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这样,宝宝就会无所适从,搞不懂规则到底是什么。


4
5
温和坚定地执行
给父母的建议
对宝宝的规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不伤害自己,避免例如伤害自己的身体、在楼梯护栏上攀爬、户外奔跑时手里拿着尖锐的物体等行为。
不伤害他人,避免例如打人、推人、挤人、掐人等行为。
四五岁的宝宝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增强,懂得要排队玩滑梯、依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更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但此时宝宝的是非观念仍很模糊。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