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入园准备 » 正文

专家:日托好还是全托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04  浏览次数:197

【导读】根据世界上教育先进国家的抽样调查来看,日托的儿童比较有利于儿童安全感的建构,对儿童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学习亲情和家庭生活,建构基本家人相处的能力。

  专家简介:李跃儿——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后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现为教育部“十五”规划“家园共育365”重点科研课题组专家组成员,《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中央电视台签约育儿专家,创办“李跃儿巴学园”,著有《谁拿走了儿童的幸福》一书。

  主持人:  大家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李跃儿老师,今天我们也将开始本周入园话题的第一个主题,讨论日托还是全托问题。

  主持人:  工作与家庭,养育与教育,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其矛盾日益突出。年轻的妈妈在矛盾的选择中,禁不住考虑,儿童送日托还是全托呢?况且,日托与全托也是根据各自家庭条件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下面我们首先请李跃儿老师为我们阐述一下日托与全托的利弊:

  李跃儿:  根据世界上教育先进国家的抽样调查来看,日托的儿童比较有利于儿童安全感的建构,对儿童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学习亲情和家庭生活,建构基本家人相处的能力。按照儿童成长的身心状态来看,儿童在12岁之前是不应该离开父母的,历史上曾经有过集体抚养儿童的案例,这个案例就是在儿童出生后把儿童放在一起进行集体抚养和集体照顾,最终这些儿童大部分都夭折了。从战争中孤儿被集体养育成年的结果来看有一些儿童成长得非常优秀,如事业非常成功、独立性很强、解决问题能力很强、自主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却不知道怎样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总是喜欢跟群体在一起,所以即便是将来成家以后对家人的体贴和照顾总是不够,却成天和同伴在一起娱乐、消磨时光,在国内全托长大的成人家长中我们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儿童将来不仅是为了事业成功而活着,而是象一个正常人那样在生活中获得足够的亲情和幸福,并且能将幸福和亲情用来照顾他的家人和身边的人,最好不要用儿童送全托。

  主持人:  当然,有很多给儿童送去全托可能也是大人不得已的行为,那么请问李老师,全托的方式是否给儿童造成阴影?如何能将不好的影响尽量减少。

  李跃儿:  儿童像其它小动物一样有印迹反应,在出生后跟哪个人的肌体接触得多他就认定那个人是他的妈妈,有的人把儿童就送回老家,让老人带,虽然儿童嘴上对老人的称呼没有变,喊“奶奶”、“姥姥”,但是在心理上和潜意识上那个“奶奶”或“姥姥”就是妈妈,当妈妈把他从这些老人身边接回时,儿童再无法建构与母亲的亲子纽带,当母亲给予他爱的亲情时,他无法给予母亲情感的回馈,因此很多儿童和母亲之间产生了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仇视,母亲会以儿童被惯坏了为借口不断的虐待儿童,儿童会感觉到母亲不喜欢而杯苦中生,我见过很多成年男人都四五十岁了还因为这些事情而嚎啕大哭,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母亲。

  如果准备要一个儿童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儿童6岁之前物质生活再差只要能跟母亲在一起儿童就是幸福的,健康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反之就可能会造成各种心理的伤痕,遗留终生。

  主持人: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见到一些全托的儿童会表现得很独立,那么对于日托的儿童,家长如何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呢?

  李跃儿:  如果拿儿童对付内心中永远的父母和儿童暂时的独立来交换的话,大家可以算一笔帐,一个儿童在需要依恋父母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身边,这个儿童长大了才能真正的走向独立,因为真正的独立是内心的自由,保有在童年获得了很好的安全感的人才能走遍天涯,内心都坦坦荡荡的,内心没有焦虑。

  那些用离开父母锻炼出独立的儿童看上去不需要父母,实际上在他们内心父母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在他们内心来说父母不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持,遇到真正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感无助和焦虑,这里儿童的独立实际上是一种不好的依恋模式,我们叫做回避性依恋。儿童在6岁之前的依恋模式应该是安全依恋,就是需要和他认为最能保护他的人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大自然让每一个儿童出生在一个家庭里的原因,我们可以说上帝选择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做天使照顾人类的婴儿,而这对天使为了要看到他们喜欢的独立却放弃照顾这个婴儿,我想这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