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入园准备 » 正文

幼儿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0  浏览次数:88

    家长提问1:当一个遵守规则的幼儿遇到来自不同教育理念背景的幼儿侵犯,比如抢他的玩具或打他时,会不会吃亏?

  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自我的幼儿,拥有拒绝别人,明确告诉对方“你不可以这样做”的内在力量。一个有内在力量的人,是有气场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敢靠近那些能量巨大的人。强大的内心力量应该是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

  当这样的幼儿面对冲突,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主动伤害别人,同时有明确告诉对方“不许伤害我”的勇气,但在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自己的时候,敢于反击。另一种是,选择离开,意味着接受这种现实,但不愿陷入这种斗争的姿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修为,他知道对方怎么了,也知道自己怎么了,选择离开不是逃避,而是不想介入你这种不好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佛性”。

    家长提问2:规则制定后,幼儿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遵从,但在一段时间后幼儿开始拒绝遵守规则,家长该怎么办?

  情景:小波妈妈和小波约定每天打游戏半小时,前提是必须先练完琴。开始,小波很配合,后来就向妈妈提出:“今天能不能不练,我明天补上两天的课?”“我先打游戏再练琴行不行?”

  王树:如果幼儿表现出对琴棋书画的兴趣,家长不妨先带他去听、看、体验,像小波的妈妈就可以提前告诉幼儿,学琴并不容易,时间会很长,过程很枯燥。当小波开始习琴,并因遇到困难而产生厌烦的情绪时,可以告诉幼儿:“是的,我知道这个过程很枯燥,但是当你走过了,克服了,它会滋养你的心灵。在你到达那个目标之前,妈妈愿意在这里陪着你。”

  坚持规则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弹性。比如,有一次幼儿们正在上课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滚滚,黑了下来。教室里的幼儿们被这奇特的天气变化所吸引,全部围到窗户边观察。我看到老师没有去维持课堂规则,而是等幼儿们观察完了才提醒幼儿们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上课。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就当时来讲满足幼儿们对天气变化的认知需要比坚持规则更重要。这就是弹性。

  家长提问3:专家强调不要给幼儿吃饭的压力,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幼儿从小被追着喂大,没有自己进食的习惯。到底在吃饭的问题上,应该如何设立规则并执行呢?

  在吃饭的问题上,建议家长先调整自己,尊重幼儿的选择权。

  吃饭的良性循环是:告诉幼儿为什么要吃饭,给幼儿演示优雅的餐桌礼仪,让幼儿感受到一家人一起吃饭时精神愉悦,让幼儿知道吃饭不仅是为填饱肚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是难得的与家人、朋友沟通和表达情感的机会。

  吃饭的恶性循环是:家长过分担心幼儿吃不饱,这种紧张情绪令幼儿恐慌或反感,导致幼儿更吃不好了,家长于是更加着急,想方设法让幼儿多进食,最终让幼儿对吃饭的兴趣彻底丧失。

  一个人两顿饭不吃身体不会出大问题,但如果连续两顿饭都是在压力和逼迫中进食,他一定会反抗。家长不妨先在吃饭的问题上学习如何尊重幼儿的需要,允许幼儿选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家长提问4:规则建立后,肯定有违规的时候,这时家长如何坚持规则?是否需要为此设立惩罚的原则?

  情景:在书店,红红的妈妈让她看完书后归位,红红就是不听,最后妈妈只好生气地自己放回去。

  小熊的妈妈不许他摸电源和电视荧屏,摸就打手心。小熊就先摸一下电视,再主动伸出手来让家长打。这些情况怎么处理呢?

  科学的教育不提倡惩罚,而主张探究幼儿内心的秘密。

  小红妈妈应首先思考幼儿拒绝归位的心理原因是什么。是书架太高了够不着?书太密了放不进去?还是人太多了幼儿有点烦?如果是前两个原因,就帮她归位;如果是因为人太多了,不妨带幼儿离开。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也不要带着情绪帮她归位了,事后又指责幼儿。

    不带情绪地去处理这个事情,而是告诉幼儿,这样会影响别人看书,不是“你不好”,不是“你不听话”,而是这种行为违反了规则。这样就不会伤害幼儿,不会损伤她的自我价值感。

  第二个例子是家长与幼儿间最常见的冲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封住所有的电源插座,不给幼儿犯错的机会。对于其它的危险物品,比如热水、门(可能会夹伤手指)、刀具、剪子,则要告诉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在什么情况下身体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人本能地有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如果幼儿出于好奇而想探索,那就带着幼儿一起探索或给予幼儿正确的解释。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