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为什么变黄了,落在地上?天公为什么会打雷?……相信只要身为父母,几乎每天都要回答幼儿各种各样好奇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些提问?告诉她(他)天公生气了,所以就打雷了,总觉得有些拟人化了;若是直接把打雷的科学道理讲清楚又害怕幼儿听不懂。究竟该怎么办呢?
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
现在不少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会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曲园长说:“我的建议是家长应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妨通过一些小实验、小操作等方法让幼儿自己找到答案 。这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发展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小实验、小操作除了可以让幼儿认识到真实的自然现象之外,还可以培养幼儿科学的认识态度。“例如,你问幼儿空气在哪里呀?幼儿们会说,空气在天上、空中。
如果你说瓶子中也有空气,那幼儿就会很疑惑,瓶子中怎么也会有空气呢?这种情况下,应该让幼儿通过一些真实的小实验、操作去感受、去找答案,可以培养幼儿学会自己判断,而不是听信老师的‘权威’。”
要重视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的世界是比较拟人化的世界,比如她(他)会对着小草讲话,会和小兔子成为好朋友。”幼儿这样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她(他)遇到一些自然现象时,家长可以以一些拟人化的方式来回答,但是家长必须要适当地引导幼儿客观、真实地认识问题。
“家长对这方面必须引起重视,不要认为这些知识将来幼儿都可以学到,就随便糊弄几句完事。2岁左右的幼儿就开始对小动物、植物种子发芽、色彩等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应该抓住时机。”
在教育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的幼儿在种植园地里不愿意动手,因为父母从来就不让他碰烂泥巴,“那多脏呀”。这说明了不少家长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根本不重视或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