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半是关键
非万不得已别入园
上周,记者以家长身份走访了郑州的几所幼儿园,少数幼儿园开设了婴幼班,接收3岁以下的宝宝。在其中一个幼儿园里,一个班12个宝宝,有3个老师,这比起大中小班1个老师带20多个幼儿是好了许多,但仍无法“一对一”照顾。
“幼儿需要的是来自父母和他人细心、敏感、充分的关心和爱护,这点幼儿园老师确实很难做到。”耿耀国说,无论这个老师如何具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如何好,面对着好几个幼儿,她无法像父母一样,把自己全部的关爱播撒到每个幼儿身上,显然弱于家长。
“尤其0~1岁半的幼儿,更是和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关键,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千万别让幼儿和父母分开。”耿耀国说,从幼儿的心理发育来讲,他们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形成对家长、周围人和环境基本的信任,而这主要源自父母细心的关爱。
如果幼儿过早离开父母,就不能与之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甚至终身都不一定能完全补回来,长大后可能冷漠、攻击性强、缺乏自信、与人沟通能力差等。
没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入园后适应问题更突出
“让一两岁的幼儿提前入托,家长可以轻松地投入工作,幼儿园老师也能给幼儿专业的生活关照,看似双赢,却忽视了幼儿的具体状况。”郑大教育学院心理系博士耿耀国说,通常规定3岁入园是有一定道理的,幼儿的走、跑、跳等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已基本可以;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和父母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关系,可谓理想的入园状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谁都不能提早入园,只是不是每个幼儿都能罢了。“能否入园,不但要考虑幼儿的身体、自理能力,更要评估幼儿的心理。”耿耀国说。
如果幼儿和父母情感纽带不牢固、质量不好,没有和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入园以后,面临的适应问题更激烈、时间更长。
如果幼儿的气质类型属于难养型(如特别调皮捣蛋),或启动缓慢型(如做事慢半拍),他们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就更差。硬是提前入园,容易出现激惹、爱哭、暴躁、抱怨身体不舒服等情绪问题,及攻击、打骂、摔东西、不合作、自伤等行为问题。
“如果没有这些心理问题,幼儿的身体、自理能力等方面又都合适,可以提前到2岁或2岁多入园。”耿耀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