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家的幼儿说什么听什么,从来就不反抗,也不无理取闹,同事都说我们家的宝宝有教养,我和老公做的很好,幼儿这么听话,长大有出息。可是其中一个同事说,这样的情况也不一定是好,因为从某些角度说,幼儿太顺从就会压抑自己的心理想法,这样时间久了会有心理疾病。
吓死我了!
家长大多希望幼儿彬彬有礼、懂得谦让。刘兴华指出,这样的初衷很好,但不能过分压抑幼儿的情绪。
人有六种基本情绪,即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还有恐惧、厌恶和好奇(喜和乐为同一种)。小孩一向温顺乖巧,如果心里没有不满,当然很好;一旦幼儿心里有不满的情绪,却没有正常表达、宣泄出来,就应该得到关注。
刘兴华介绍,幼儿在师长的教育下,如果受了委屈,一次、两次也许可能容忍和谦让,但如果长期积压,对身心都不利,可能会爆发出来。不会反抗的幼儿容易心理压抑,长大后可能形成性格上的自卑,很难再恢复自信。
不满情绪应适当宣泄
幼儿的不满情绪应该得到适当宣泄。刘兴华说,大多数时候,幼儿的情绪会自然表现出来。比如,在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如果有分歧,他们会发生推搡。此外,幼儿学会骂人,一方面是在模仿,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学习这种方式表达心里的不爽。
刘兴华表示,幼儿的反抗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让幼儿知道,欺负别人不对,但也不能接受欺辱,要学会讲理、争辩。
宣泄情绪有助健全人格
刘兴华说,学会处理各种不同的情绪,其实也是在帮助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具有调整、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并和别人形成和谐的关系。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此外后天的习性等特点对其也有重要作用。刘兴华指出,幼儿能正确处理的情绪越多,对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越大。
有专家认为,人的性格的形成从婴儿期就开始了,从幼儿一两岁时会叫“爸爸”、“妈妈”起,就是一个起点。而塑造人格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是三四岁时,此时是幼儿的第一个逆反期,家长要学会诱导的方法,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幼儿的性格从小就受家庭的影响,受家庭的熏陶,如果您是开明的家长,那么让幼儿想说这么就说吧,哪怕说出来为他指证错误,也不要扼杀幼儿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