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幼儿也不是不厉害啊,在家处处表现出嚣张跋扈的样子,可是从幼儿园回来就会“挂点彩”,哎!我那老“挨揍”的宝宝,你可怎么办啊?到底是你的问题,还是其他幼儿的问题,更或者是老师的问题呢?带着这些愤怒的疑问,妈妈找到了幼儿园。通过老师的介绍与分析,妈妈才了解了真相。
宝宝快17个月了,每当宝宝与家人或邻居玩得高兴时,会突然举起小手打人家的脸,打得叭叭响,躲都躲不过。看他的意思,也不是表达不满,也不是挑衅,那是什么意思呢?
幼儿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
家长抱着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们长了本领,或者觉得动作卡通,干脆亲含其小手表示“做得好”,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另外,宝宝过了1岁,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哒、哒、哒”类似“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有些爸爸妈妈喜欢在宝宝面前互相拍打调情,这样,宝宝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
在宝宝入园里难免磕磕碰碰,幼儿之间的摩擦也是在所难免,当幼儿之间有摩擦的时候,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真确的树立幼儿的行为习惯,为幼儿营造和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