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入园准备 » 正文

孩子在幼儿园有讨好行为 原因何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0  浏览次数:79

前言:幼儿敏感性特别高,如果父母有一些事俗的观念,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到幼儿,在幼儿园里就会出现宝宝拿着食物或玩具了去“巴结”老师,或者是其他的小朋友,对于小幼儿这种过早“社会化”的行为,我们又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呢?

  一些准专家型的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讨好行为,一方面是其受社会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自然的现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

  有着一线幼教实践经验的专家认为,幼儿行为过早社会化,大背景是社会环境,关键因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诸多不利:

  一是不利于幼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过早让幼儿接触社会行为,会让幼儿的人生观过早染上金钱至上的色彩,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是不利于幼儿今后的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交往的过早社会化,无助于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过于功利化的社会交往,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对幼儿的功利交往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将不利于其成长。

  如何引导幼儿有学习交往走上一个正途,专家认为,应该多方面下手,以起到根本的引导作用:

  幼儿教育家长首先要以身做则,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言行。的确,幼儿在幼儿园的行贿讨好行为有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一些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以社会阴暗的一面说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为中毫不忌讳地进行厚黑行为,这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行为判断标准。

  因而,家长日常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避功利交往在幼儿眼前出现,另一方面则更要以正确的言行来教育幼儿,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社会交往意识。

  其次,要注重家园共育的作用,如发现幼儿功利交往行为有强化的趋势,家长一定要注意和老师相互配合,要注重幼儿园正规教育。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比家长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更为有效。只有家园共同下功夫,才能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社会交往观。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幼儿性格过早的“社会化”不易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平时在家中,父母应避免谈论一些有关“功利”的话题,在严以律己,以身做责,培养幼儿科学的社会意念!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