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入园准备 » 正文

幼儿在幼儿园拿别人的东西父母应该怎么做?(新年入园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0  浏览次数:100

前言:当幼儿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往往愿意将其占为己有,这是大部分幼儿成长到一定时期的通病,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往往分不清楚“你的”“我的”,对于归属感这个概念分析不清楚,所以父母不可为幼儿扣上偷的名义,以下就让我们来结合例子让巧妈妈来为家长们支招吧!

  近期发现幼儿喜欢说谎话了。兜里装了个橡皮泥,问她从哪拿的,她说是从家里拿的。问她是不是拿幼儿园的,她说不知道。和她说过很多次了,幼儿园的东西不可以拿到家里来。她也说下次不拿了,可是还会发现她的小包包里会有一个橡皮泥、一个油画棒什么的。你们的宝宝会这样吗?又要怎么来教育她呢。

  原因分析

  在妈妈的潜意识里,一定有个字若隐若现,只是她没有勇气直接说出来,那就是“偷”字。很多家长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并且也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反应。其实,这真是小题大作了。我们不妨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看看他们为什么要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原因一:无意行为——分不清“自己的”与“别人的”

  对于三四岁的幼儿来说,某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界限并不清晰。他们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件东西,而将它放入囊中,就像从路上捡回一个小瓶盖一样。对于喜欢的玩具,幼儿可能在幼儿园没玩够;或者一直想玩,但却被别的小朋友“占”着;或者想“独霸”这个玩具,只能他自己玩。总之,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不具备有意“偷拿”的意识和能力,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大多是无意行为,因此,父母也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对幼儿严厉斥责。

  原因二:有意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

  五六岁的幼儿把幼儿园东西拿回家,很多情况下,都属于有意行为了。这个年龄的幼儿应该已经有了“物权”的概念,知道拿集体或别人的东西不对,但他们会“明知故犯”,因为喜爱某件东西,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念和行为,而将其拿回了家。而且,因为是有意的,所以拿回家的东西通常会“藏”起来,不易被发现。

  巧妈支招

  当妈妈看到宝宝拿了幼儿园或别人的东西后,先不要急着批评,可以问问宝宝:“这个玩具真好玩,是哪里的(谁的)?”宝宝得到妈妈对玩具的认可,自然会很高兴地告诉你:“是幼儿园的(×××的)。”其实,宝宝一般都明白这个玩具不是他的,妈妈在肯定了宝宝的诚实后,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告诉他:“这个玩具这么好玩,肯定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可是,你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了,那其他的小朋友怎么玩呀?如果你喜欢的玩具也被别人拿回家,你就没得玩了,你会伤心吗?”或者:“上次豆豆来我们家,好喜欢你的天线宝宝。可如果他拿走了,你会怎么样?”让宝宝将心比心,从别人的角度多想想。当宝宝认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对时,妈妈就可以乘机告诉他:幼儿园的东西是集体的,是所有小朋友的,只能在幼儿园玩,而不能随便拿回家。除非在老师的应允下才可以带回来一天,但也必须第二天还回去。

  最后,妈妈应该在第二天去幼儿园后和宝宝一起把玩具交还给老师。如果可能,妈妈还应该提前和老师沟通一下,把事情做个说明,并在宝宝归还玩具后,也请老师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但不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公开,以免让宝宝背上心理包袱),强化宝宝的是非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小幼儿爱拿别人的东西,妈妈要奈心的为幼儿讲道理,不可盲目的去责备幼儿,因为这样更加容易引起宝宝的逆反心理,所以当妈妈们发现自家的小幼儿有这种爱好,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防为幼儿留下心理的阴影!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