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家长关注“小升初”的热度,仅次于高考。皆因初中阶段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公平,优质资源大多被假民办学校占去了。冠上民办的名义,它们得以规避教育部禁止公立学校举行“小升初”招生考试的命令,于是有了民校联考和单考。
民校联考可避免学生参加多次考试,本来是很好的制度创新,可惜好得不彻底。联考试卷相同,根据考生志愿由各校分别评卷,学校之间分数不互认,令联考意义大打折扣。又有部分学校认为大联盟考试难度太低,不足以择优,于是退出大联盟,组建小联盟,另外还有单个学校自行举办的考试。多种考试形式并存,确实给家长和学生增加了考试负担。
今年广州“小升初”民校大小联考和单考拟安排在同一天,减少了参加多次考试的奔波,却令家长面临取舍难题,学校也担忧生源质量下降。涉及学生“终身大事”,无论怎样考,家长学校都不会省心。我认为教育局发布同日考的“要求”,更值得关注。
若初中是真民办,教育局的要求涉嫌干预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师出无名。教育局尽管手法巧妙,“这一要求将会通过广州市民办教育协会来落实,协调各民办学校的入学考时间。”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会回事,纯粹文字游戏。“留意到群众的意见,我们便开始考虑对民办初中考试进行一些规范。”这个借口也老套。
过去几年“小升初”考试形式繁复,根本原因还是徒有“民办”虚名,并无实质性的办学自主权,否则考试联盟很容易继续演进出评分互认机制。考试机构从学校中独立出来即可,独资、股份制、合作制都可以。只要不设门槛,一开始可能会出现很多种类的考试,到最后必然会淘汰,只剩下两三种最有公信力和择优能力的考试,如同托福和GRE,根本无需政府部门代劳。
教育多元化的重任本该主要由私立学校承担,可是教育产业管办不分的结果是教育主管部门受利益牵扯,放着千疮百孔的公办教育不顾,偏偏多管民办学校的闲事,甚至不满足干涉,而是以假民办学校挤压真民办学校的发展空间。教育形式单一化是学生学习负担重的最主要原因。
学习负担重并非由考试决定。考试难易程度应该由学校需求决定,否则就是低效考试。本来四校从大联盟中分离出来的理由非常好,这么一点点办学自主权的体现,立刻招来同时间考的“要求”,不幸之至。教育没有绝对公平,尊重家长和学校自主权最公平。治理“小升初”乱象,必须顺着这个方向,放任考试机制自由演进,可惜限定单考时间,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