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常有妈妈们反应自家的宝宝在幼儿园常常会受到欺负,自己教育宝宝勇敢的反击也不对,一味的忍耐也不行,所以很让妈妈们感到头疼,以下就让育儿教授来为妈妈们解析这一难题吧!
提问:我的幼儿在幼儿园总挨别人欺负,我教育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要懂得谦让,但是其他小朋友先欺负你时,你也要学会反击。但幼儿就是不会,总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呢?
回应:幼儿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为父母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幼儿受到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幼儿成为一个不懂得谦让,睚眦必报的刺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幼儿能在这两种状况之间取得平衡,做到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让幼儿取得这样的平衡真是难上加难,说了很多道理,费了很多心,可就是收效甚微。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幼儿的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外界的说教而起效,如幼儿对其他幼儿动粗,这时父母一大堆“谦让美德”的说教对幼儿而言几乎无效;反过来对幼儿大打出手,让幼儿记住这个教训的“棍棒教育”也只能让幼儿的“暴力倾向”更甚。幼儿的成长必须通过幼儿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经验,才能有所长进。对幼儿而言较好的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也就是因为你的粗鲁和霸道,很多幼儿都不愿意和你玩,这对幼儿的刺激和“教育意义”远大于上述两种。
再来看看幼儿总是被别人欺负的状况。首先,从意识上,父母不要轻易地把幼儿之间的“冲突”定义为欺负,在幼儿阶段,这种有意识的欺负并非常态。更多情况下都是幼儿们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太恰当,需要成人的引导而已。当幼儿受到这种“欺负”时,首先要平复受到“攻击”幼儿的情绪,告诉他对方只是想要表达友好;其次要把两个幼儿拢在一起,告诉发起“攻击者”如何表达喜欢;最后要让两个幼儿在友好的气氛中再一次进入游戏状态。
当然,家长可能觉得有些幼儿不是表达友好的无意犯过,而就是具有攻击性。那么当幼儿向自己告状或者诉苦时,父母该怎么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建议父母代替幼儿去处理问题,更不主张父母拿别人的幼儿“出气”。因为,那是幼儿世界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处理方式。我始终建议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协助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当幼儿哭哭啼啼地来找你,告诉你某个幼儿总是欺负他,一般情况下,父母会吐口而出:“他为什么打你啊?”这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建议先把幼儿拢在自己的怀中,理解同情他的遭遇,并尝试着帮他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疼?”其次,等幼儿的情绪平复了,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幼儿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联系和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父母尽量克制自己表达所谓“正确的做法”的欲望。鼓励幼儿去尝试他所设想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探讨。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处理小幼儿们的问题,很多的时候我们不能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要学会以幼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如果再遇到幼儿之间父母们所不知道如何解决的事情时,父母们不防多问问幼儿们的意见,也许幼儿们可以自己来合理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