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入园准备 » 正文

小幼儿真的会偷东西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0  浏览次数:83

前言:您相信小幼儿能偷东西吗,有时候小幼儿会出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带回家,这对于幼儿来说真的是偷东西吗这对于幼儿的今后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不是偷”

  偷窃,从性质上来说固然是一种不道德的问题行为,但对于2~3岁的幼儿来说,偶尔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不能算是偷窃行为,也不能看作是道德品质问题。

在幼儿的伦理道德观念尚未建立之前,他们还不能理解真正意义上“偷”的概念,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事物,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据为己有

  因此,幼儿偶尔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是一时的自然冲动,父母不能将幼儿的这种行为定性为通常意义上的“偷”。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其实,幼儿之所以“偷拿”,除了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外,也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表现。要杜绝幼儿“偷拿”的行为,需要从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做起。

  去玩别的

  如果幼儿经常偷拿别人的东西,父母可以引导幼儿面对属于别人的、但自己又很喜欢的东西时尝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2~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分清哪些东西属于自己,哪些属于别人,因此,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后,幼儿往往是因为说是自己喜欢才拿的,而不愿意承认这是别人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他承认了是别人的东西,就意味着要还给别人。

父母可以从幼儿的这种心理入手,不断追问他:这个玩具是你的吗?直到幼儿承认:玩具不是自己的。当幼儿承认后,父母可以进一步引导他的行为,比如不是自己的玩具不能拿,丢了玩具的小朋友会着急的,或幼儿园老师发现玩具不见了也会着急的,明天一定要把玩具还回去,并向玩具的主人道歉。父母不断向幼儿强化这种物品“所有权”观念: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反复几次之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得到增强,也就不会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告诉自己不能拿

  幼儿的自言自语也可以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可以引导幼儿在面对喜欢、但又不是自己的东西时说“这不是我的东西,不能拿”“这是XXX的东西,要去还给他”或者“我要问问妈妈可不可以拿这个东西”。幼儿通过自我言语的指导,也能限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教育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慢慢培养,父母不能操之过急。在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偷”的概念之前,不能用“偷”这个字眼来描述幼儿的行为。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也会逐渐形成,当幼儿理解了什么是“偷”的时候,就不会再去“偷”了。

  心急的父母如果通过惩罚来矫正幼儿的这类问题行为,常常会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得到的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在幼儿的那个年龄里没有什么语言而言的是没有你的我的这个概念的,所以幼儿看到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就带回家了,但是随着幼儿的年龄的不断的增长,会慢慢的有这个概念的在家长正确的引导,不会对幼儿造成什么影响的。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