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怎样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来说是最好的呢,家长们总是感觉自己要求的不高,只是自己的要求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改变,这样竞争的方式对幼儿来说应该采取这怎样的变化呢。
大人在享受竞争式快乐,而幼儿是实现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
对于最高层次的快乐,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写道: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不舒服或愉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著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幼儿教育
教育号称“一切为了幼儿”。
但是,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官员想有政绩,政绩就是升学率,政绩的压力经过校长、级组长、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层层传递给学生。可见,绝非是一切都是为了幼儿,教育官僚的业绩是由幼儿们的努力所实现。
监视幼儿组织化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的幼儿每天的“工作”时间远多于职场人士,回到家至少要做2~4个小时的作业,甚至更多,而且根本没有放松与娱乐的时间。幼儿教育
监督幼儿做作业,则成了家庭的噩梦。一对夫妇感情很好,极少吵架,但幼儿上小学后,夫妻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一天他们幡然发现,吵架多数都与监督幼儿做作业有关,于是决定将监督幼儿做作业的事情交给专业机构。现在很流行这样的机构,有的是老师办的,有的是家长办的,也有很商业性的,就是把几个或十几个幼儿弄到一起做作业,每个月交几百乃至上千元就可以。把幼儿弄到这样的机构,夫妻就不必因此而吵架了,也不会与幼儿发生冲突。围绕着做作业产生的张力放到了专业机构里,幼儿可以憎恨机构,而不必憎恨父母。
假若突然间,幼儿生了重病,父母的意愿一下子又跌回原处——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另一位富有而优秀的妈妈希望儿子比自己更争气,于是给了幼儿蛮多压力。但前不久突然查出,二十多岁的幼儿竟然患了癌症!她很崩溃,一下子觉得富有和优秀没有任何意义,怪自己这么多年给了幼儿太多压力,并想,要是一开始没给幼儿压力多好,那样他就不会过得那么压抑了,或许也就不会得癌症了。要是能再次选择,幼儿哪怕只是平庸但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多好。
竞争是低级乐趣
家长与老师们热衷的所谓的“教育”认为:要么是幼儿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是幼儿终日无所事事而成为庸才。其实这是个伪命题,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快乐可以很简单
其实,我们反过来可以从幼儿的身上学习到快乐。幼儿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乐。幼儿要玩游戏,玩时就很快乐。他们有竞争式快乐,但这绝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强烈地参与其中,制造“别的幼儿比你更值得爱”这种信息,那么幼儿对竞争式快乐不会太痴迷,他们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乐了。幼儿教育
幼儿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幼儿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最后只剩下“人群中的快乐”——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我就不快乐。
条件式快乐和至乐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竞争式快乐时,那么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中。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快乐,而幼儿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
家长也是最容易打破这个绞杀幼儿的链条的,你可以对幼儿说,请从现在开始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到考上北大清华。家长若真爱自己的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与“一切为了大人”的变态做法抗衡。幼儿教育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 :家长对于幼儿的成长充满了希望,同样的幼儿也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为此家长不管怎么说也该幼儿营造一种完美的生活环境,完成家长们最原始对幼儿的期望,这样也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