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幼小衔接 » 正文

让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06  浏览次数:239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是唤起儿童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 那么,如何让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呢?

  一、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数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儿童建构的数学概念来源于他们主动参与的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儿童喜欢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当数学回归到儿童的生活情景中,才能激起儿童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一)活动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
  长期以来,儿童数学以其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一直被约束在特定的数学环境中。儿童数学按其学科特点必须遵循规律有序进行,但这种有序只有与儿童生活情景融合,才能更加宽泛地体现它的教育价值。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主张,但这并不是说把教育和生活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把数学和节日相联系,使儿童在了解节日、获得愉快情绪体验的同时学到了数学知识。在认识各种形体时,我让儿童到室外去找,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花坛是圆形的,屋顶是梯形的,台阶是长方形的。孩子们边玩边议论,学习起来一点不感到困难。和儿童一起散步时,我有意识地指导儿童观察树的高矮、粗细;吃饭时,通过分发碗筷让儿童体会数与数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儿童把所见、所闻、所想编进数学题目中,使儿童把数学概念跟生活中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有意注意,同时还提高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儿童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了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操作材料从儿童生活中取材
  家庭生活是学校课程的重要资源,其中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生活中的每件物品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如:房子的高矮、筷子的长短、衣服的大小、彩旗的排列规律等等。我充分挖掘这些生活中的素材,并把它们作为数学操作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是儿童所熟悉的,且具有变通性,更能激起儿童探究的欲望,使儿童积累一定的数学经验。操作材料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妈妈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着儿童参与操作的兴趣、探索与操作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操作材料并非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活动中提供的操作材料都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用品和玩具,这样既可以避免新材料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还能从另一层面上增加儿童操作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理解和学习数学
  “教学游戏化”实质是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有趣,充分发挥儿童主体性的教育过程。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使儿童轻松地学习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
  “数学游戏化”的核心是兴趣化、乐趣化。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就是要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儿童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标”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活动中教师要淡化目的,强化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我在选择与设计数学游戏时,不仅根据内容选择游戏方式,还考虑到所选择的游戏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符合儿童的需求。有趣的游戏能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让儿童在活动中发现、感受、获得或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我将数学活动贯穿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刺激儿童的思维,让儿童能够在自己生活密切相连的事例中主动地进行逻辑思维,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巩固体验,加深儿童对数学关系的认识,使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
  在“认识时钟”的活动中,我让儿童玩钟,儿童拨一拨,动一动,很快就发现了时针与分针的关系,为了能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巩固已学的内容,我还设计了电脑游戏观察屏幕,进行钟面与时间的匹配游戏,答案正确,屏幕上出现小红花,并伴有表扬语“你真能干”“你真聪明”,答案错误的就显示问号,并伴有提醒语“你再想一想好吗?”这种游戏活动调动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教师平时要多动脑筋,将教学内容巧妙、合理地融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优化的课堂环境与儿童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儿童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充分信任儿童,给儿童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儿童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