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家庭教育 » 正文

我国婴儿用品管理处于真空 全球呼吁加强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09  浏览次数:566
广东学前教育网育儿频道导读: 如果用命运多舛来形容最近一段时间婴幼儿用品市场,似乎一点都不过分。3月中旬,强生等品牌的婴儿护肤品被曝含致癌物;4月2日,
    如果用“命运多舛”来形容最近一段时间婴幼儿用品市场,似乎一点都不过分。

 3月中旬,强生等品牌的婴儿护肤品被曝含致癌物;4月2日,韩国媒体又曝包括德国婴儿用品巨头NUK在内的12个品牌婴儿爽身粉中,含一级致癌物石棉;4月3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美国市场上15个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中,含有可影响脑部发育的化学物质高氯酸盐;4月5日,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消息称,已要求所有经销商将含毒的NUK爽身粉下架。

 本该最安全的婴幼儿用品为何频频出事,婴幼儿的安全又该由谁负责,怎样保障?

  爽身粉毒源来自石棉

4月1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以滑石粉为原料制造的30种婴儿爽身粉和儿童爽身粉进行检查,结果在12种产品中发现了石棉成分,德国NUK和韩国Babyra等著名品牌涉及其中。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含毒爽身粉则出自韩国进口的德国NUK品牌婴幼儿爽身粉半成品。

据了解,婴幼儿爽身粉中检测出的石棉来源于滑石粉,它可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上的伤口进入人体。因此,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从2005年起,就已禁止在婴幼儿制品中使用滑石粉。而石棉在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中被列为禁用物质。

此次“涉案”的婴儿爽身粉虽为德国NUK品牌,但NUK品牌拥有者德国MAPA公司发言人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APA公司很早就已将NUK牌婴儿爽身粉的生产专利卖给了韩国公司,中国发现的含石棉的NUK牌婴儿爽身粉就是由韩国保宁公司生产的半成品加工而成,因此应由韩国公司对这一事件负全责。

另据记者了解,实际上,早在5年前,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就已通过外部机关的劳务报告书了解到滑石粉的危害,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日本对添加剂管得最严

相对于韩国的不够重视,日本和加拿大对于儿童用品的审慎程度就高多了。

在日本,婴儿用品要比成人用品稍贵,特别是婴儿食品,很少有减价处理的情况。而且婴儿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剂,包装一般都很小,以免存放时间过长。可以说,无添加、纯天然已经成为日本婴儿食品的主流。为了保证婴儿食品的无添加特性,日本的婴儿食品厂家还组成了协议会,他们会根据日本的食品卫生法、JAS法、健康增进法等制定非常严格的安全标准,严格限定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盐和糖也要少量等。此外,对于儿童所用器皿以及其他物品的安全,日本也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食品器具等塑料用品都采用和成人不同的安全标准,各个企业都会按照国家法律制定自主规定,自觉保证产品安全。不过在日本,天然木质玩具还是最受欢迎,家长也觉得放心,这让传统的玩具产业得到回归。

除了厂家自身严格要求之外,日本厚生省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机构、民间的消费者协会都对婴儿制品的安全性起着监督作用。政府部门通过抽样调查加强管理,民间的消费者协会则直接倾听消费者意见,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通知全国。

加拿大监测规范最严

而在加拿大,则有着全球最严的婴儿用品监测规范。对于婴儿用品的监管,加拿大联邦卫生部会统一管理,并对产品生产、进口和终端销售实行严密的监控和定期抽查。

由于加拿大大多数婴儿用品从国外进口,因此加强进口环节检验成为重中之重。但百密难免一疏,即使再严密的监控,漏网之鱼仍然难免,一旦发现问题,联邦和省卫生部门均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开警示,详细说明问题产品的厂家、品牌、批次、编号,并在最短时间内召回。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有关部门对“召回”也有严格规范,必须列名召回理由、召回产品的批次与编号;对于有缺陷但仍可使用的产品,有关部门会列入“不建议使用”名单,并给予公布,去年加拿大联邦曾一天之内公布15个品牌“不建议使用”的婴儿汽车座椅。

对于一些婴儿用品的设计缺陷,加拿大有关部门也给予密切关注和及时反应。如针对婴儿床和婴儿摇篮的安全问题,自2005年以来,加拿大联邦已3次修改相关法规,作出越来越严格的规定;一些婴儿玩具因含有可能脱落的磁铁、钢珠或螺丝,也被强制淘汰或召回。

由于高度重视,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办事效率不高的加拿大政府,在婴儿产品安全方面常常走在世界前列。如婴儿学步车,在许多国家均被发现可能给婴儿造成危险,但只有加拿大一国于2004年立法,禁止生产、销售,甚至禁止旅客携带入境;再如含有BPA成分的塑料奶瓶,早在2004年就被美国和英国科学家检测认定,对婴儿健康构成威胁,但迄今只有加拿大一国立法命令禁止。加拿大联邦卫生部2008年4月将BPA列为“危险成分”,并特别指出“婴儿不宜”,6个月后的10月18日,联邦卫生部立法将BPA正式确认为“有毒物质”,并立法命令禁止将之用于婴儿奶瓶,当天各超市和婴儿用品商店里含BPA成分的婴儿奶瓶就开始下架,同时数量充足的玻璃奶瓶迅速投放市场,避免了“断档”可能给婴儿父母造成的不便。

加拿大有关部门没有法定的婴儿用品分类,但习惯上会分为“法定必须使用”(如婴儿汽车座椅)、“通常必须使用”(如尿布、婴儿床、儿童沐浴用品等)和“可选择使用”(如婴儿食品等)。而且,他们不鼓励给婴儿服用过多添加剂,也不提倡给低龄婴儿玩超过年龄标准的玩具。

国内婴儿用品管理处于真空

如果说,爽身粉含致癌物事件还可以说是因为对滑石粉的危害性不够重视造成,但纵观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各种婴幼儿用品问题,其造成原因就不得不让人深究了。

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在2006年时,中国儿童消费已经占到家庭总支出的约30%,产品的安全性也已被列入人们购买时首要关注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曾用3年时间对儿童服装、化妆品、童车、玩具、卫生巾、米粉、奶粉、纸尿裤等8类产品进行过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1759家企业、1986种产品,总体合格率只为77.3%。

世界卫生组织前副总干事、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胡庆澧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很关注儿童用品的问题,其实不光是爽身粉,包括整个儿童用药,都存在一个问题,所有药品在上市之前做临床试验,但只做大人的,不做儿童的。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为例,儿科协会就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把儿童用药以及化妆品规范进去。不久前,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呼吁,应对婴幼儿洗发水、乳液和化妆用品等设定更严格的安全规定。该团体指出,有关部门并没有对化学物质在婴幼儿身上产生的影响展开相关检测,这使得处于生长阶段的婴幼儿更容易受到伤害。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阎世翔教授则表示,目前在化妆品的检测中,婴幼儿洗护用品标准是空白的,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用于衡量婴幼儿洗护用品的安全性,因此在判定婴幼儿化妆品限用物质含量是否安全时,主要参照的还是《化妆品卫生规范》。然而这个规范中对婴幼儿化妆品的卫生要求与成人化妆品相比并无太大的差别,这就给婴幼儿安全性认定造成了困难。

不过,对于此次事件,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认为,很多化妆品中含有滑石粉,但并不等同于里面一定含有石棉。所以,国内销售的该品牌产品是否含有石棉、含多大量的石棉,还需要等到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知道,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儿童护理产品到底怎么用

产品不安全,还该不该用?这应该是现在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首都儿科研究所皮肤科主任刘晓雁认为,儿童护理产品该用还得用,不可因噎废食。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市场上确实有不少产品是孩子不需要的。所以,专家表示,选用婴幼儿产品是需要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宝宝的状况都不一样,应根据宝宝的需要而定,譬如皮肤偏干时才要用润肤露;屁股易出红疹的要使用护臀霜等。

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儿科专家拉尔夫博士表示,近年来,婴幼儿洗发香波、沐浴液和爽身粉等护理用品越来越多,但欧美的很多调查显示,这些护理用品大多含有微量的致癌化学物质,长期使用会破坏婴幼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而且这些物质有些是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厂家不会列出成分表,所以拉尔夫博士认为,一般情况下,给婴幼儿洗澡并不需要使用洗浴、护理等产品,用清水和少量洗发水足够。即使用的量少,也要用天然的产品。

刘晓雁说,购买护肤品要坚持“成分简单、作用单一、质量有保证”原则,最好不加特殊香料,不加过多颜色,只具备基本的润肤成分即可。建议父母在挑选时先闻闻气味,有淡淡香味,孩子不反感就可以。中华医学会北京皮肤病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儿童皮肤病学组副组长赵佩云则提醒,选用时一定要注意看说明书,应选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一旦出现问题,不严重时可以咨询保健方面的专家,问题较严重的则应及时就诊。

至于爽身粉,赵佩云认为,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讲,爽身粉起隔离、吸汗、减少摩擦等作用,只要不是错误地在口、鼻、外阴道部位使用,并坚持适量原则,一般来说,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