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长 » 管理探索 » 业务管理 » 正文

探索以实践为核心的教研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8-05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261
探索以实践为核心的教研方式 学习与观摩是教研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了引导教师主动学习,自我提高,我们将教研过程中的学习与观摩融入教师的自身实践中,使实践成为教师领悟相关理论、主动建构认识的基础。下面分别从学习、观摩两方面谈一下在参与式培训中教研方式的变化。

变注入式学习为主动学习

过去教研活动中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以听为主,被动地接受,参与式培训中的学习不是直接告诉教师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标准,而是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激发教师在原有经验上的认知冲突,引导教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认识, 在主动思考中进行自我建构。现以一次教研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步骤一,我们选取了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这样一幕为引子——

一天,李老师发现,班上的睿睿整个上午都在精心地照看着放在衣袖中的葫芦。在老师和小朋友的询问下,睿睿说,我现在只有一个宝葫芦,我想让我的宝葫芦孵出葫芦宝宝。

为了了解教师的原有经验和教师之间的认识差异,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您是李老师,面对孩子的错误认识,您将如何做?”

老师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大致提出了以下5种教育方法。

直接告诉幼儿。对睿睿的大胆想法给予鼓励,同时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向幼儿介绍植物生长的知识。

间接告诉幼儿。利用睿睿的问题,在集体中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以同伴相互作用的方式,让孩子之间互相学习。

让幼儿收集信息。在全班将睿睿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大家想办法寻求答案,收集信息,再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验证。在告诉睿睿正确答案的基础上,引导他对教师给予的答案进行验证。

鼓励

幼儿探究、发现。鼓励和支持睿睿按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并引导他在观察、探究中,利用结果的自然反馈得出正确的结论。

步骤二,在接纳教师的各种观点与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引导教师将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幼儿的发展联系起来,树立教育发展现,我们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老师们想一想,每一种教育方法能使幼儿获得哪些发展?”

问题一提出,刚才热烈的气氛消失了。老师们都沉静下来。可能这是老师平时不太关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老师们开始各抒己见。

直接告诉幼儿,可以使幼儿了解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

间接告诉幼儿,可以使幼儿学会讨论,学会听取和接纳他人的意见,并从中了解有关知识。

让幼儿收集信息,可以使幼儿学会有目的地去收集和选择信息,从而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

教师引导验证,可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幼儿获得的是理解了的知识。

鼓励幼儿探究、发现,可以让幼儿学会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会通过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主动依据探究结果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从中了解如何去寻求答案和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研究精神。

步骤三,通过对上述教育方法的比较,教师们感悟到,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幼儿不同的发展。为了引导教师将教育与教育价值联系起来,与幼儿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又提出第三个问题:“请老师们思考一下,在这些教育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更有益,更有价值,为什么?”

经过一番讨论,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幼儿愿意获取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幼儿怎样获取知识比获取怎样的知识更重要,幼儿“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步骤四,为了引导教师在新的认识基础上,思考适合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我们又提出第四个问题:“对幼儿的探索行为,老师应何时进行指导、如何指导?”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思想的交锋,观念的碰撞,教师达成这样的共识:教育要关注幼儿的需求,教师应善于针对幼儿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经验水平,选择、把握指导的时机,适时、适宜、适度地进行指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

在上面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以典型事例为线索,以研讨为核心,以教师的原有经验为基础,以关键性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的思考为主动学习的基点,以教师自我领悟、自我建构为目的,使教师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各种观念的交锋中,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整个教研活动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教师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与教师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

2、在教研活动中,充分接纳教师的各种观点,并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形成共识;

3、抓住诱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使教师随着问题不断思考,逐渐提高认识;

4、让教师在对实践的反思中,不断进行理论的归纳与概括,引导

教师将已有的认识上升为理论,从而理解理论的内涵;

5、鼓励教师的实践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促进教师的内化过程。

变评价式观摩为研讨式观摩

我们曾经在教师中做过调查,对于什么是观摩,99%的教师回答说“观摩是展示与相互学习的活动”,有93%以上的教师不愿意接受观摩,并十分注重观摩的效果以及他人的评价。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教研活动中,多数教师做观摩活动总是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内容,或已有的成功教案。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好评,甚至选择低于幼儿现有水平的内容或具有表演性质的内容,使观摩活动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在参与式培训中,我们的观摩活动不以展示、评价为出发点,而是注重对问题的共同研究,使观摩成为观摩者与被观摩者共同参与的探索活动。

1、鼓励教师选择实践中的问题、难题进行观摩和研讨

为使观摩活动成为促进教师深入研究的过程,我们将观摩活动定位在对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上,鼓励教师将实践中的难题、困惑拿出来进行观摩研讨。由于有了集体的智慧和支持,教师的心理压力减轻了,思路开阔了,胆子也大了。老师们说,这种研究性的观摩

活动收获大,没有压力,我们愿意做。教师由开始怕做观摩,被动地做观摩,变成了主动地自我推荐要做观摩。

2.观摩者与被观摩者共同研究和反思

在研讨式观摩活动中,为使观摩者真正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我们在活动前先请被观摩者介绍活动目标、教育的难点、准备尝试的教育方法和要探讨的问题。这样,观摩的老师就能够有的放矢地看活动,观摩之后能够充分参与研讨,为被观摩的老师提供教育策略。

3、营造安全、平等的研究氛围,淡化对个人的评价,变权威式评价为研讨式评价

在观摩后的研讨中,我们尽量减少对教师个人“甄别优劣”与“甄别等级”的所谓权威式评价,淡化教师观摩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育行为的分析、研究上,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的不同的影响,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我们通过研讨,引发教师各种观念的碰撞,让教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例如,就观摩活动中,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时,是“让幼儿看结果好,还是让幼儿猜结果好”这个问题、老师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教育行为和不同的教育效果。“看”是将幼儿作为旁观者,让他们去接受结果,而“猜”却是把幼儿当成主动参与者,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观察,主动验证假设。可见,“猜”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研讨中,我们还利用归纳、分析等方法,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讨论中,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园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园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