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均mfgh预算内教育经多得到增长,但实际投人大大低于其他非义务教育的水平。
从表2看出,一方面“九五”期间,幼儿生预算内教育经费得到较大的增长,到2001年为172元,比1995年提高2。5倍。体现地方政府加强幼儿教育投入增加。另一方面明显年到投入经费大大低于其他非义务教育,2001年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幼儿教育的46。5倍,中等专业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16。4倍,这说明在各类教育投入都不足的情况下,幼教经费长期短缺的状况比其他各类教育更为严重。可以说,政府的教育资源分配对幼儿教育具不公平性。
2、幼儿教育经费构成情况。
(1)幼儿教育经费保持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从表3看到,从90年代开始,幼儿教育总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即各级政府拨款)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比例上,平均占57。2%。体现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从1995年到2000年,五年就增加了一倍。同时也可以看到,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在逐年减少。
(2)幼儿教育经费来源拓宽,多渠道筹措经费已见成效。筹措教育资金多元化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政府的要求。在政府投资幼教困难的情况下,拓宽资金来源尤为重要。
在表3中,社会力量办园经费未被统计在内,我们根据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1年对14个省市84个县、区的调查结果了解到,多渠道筹措经费已有明显的成效。被随机抽样确定的420个幼教机构样本,其教育经费总收入中,财政拨款占28%;保教费收入占54%;企事业单位拨款占11%;社区(街道、居委会、村)补助占1%;校办产业收入占2%;其他炎4%。其构成说明,收费成为幼教经费的最主要来源;社区补助、捐资、校办产业和其他收入已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①收费已是幼教经费重要来源,但急需建立规范化的收费管理机制。国家教育经费统计教育部14省市的调查显示,收费已是幼教经费重要来源(见表3)。这说明我国从90年代开始的“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幼教领域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改革彻底改变过去收费实行单一标准的状况各地逐步建立“按类评估,按质定价”的收费政策,把收费标准和办园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改革适应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国民收入格局变化的需求,缓解了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需求自有限的国家投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