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地处青岛市商贸中心区,居民密集,各种办园体制的学前教育机构繁多,近年来,市北区始终把各种资源作为发展学前教育的优势,坚持“以教育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不断强化教育主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办园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目前,全区共有40处幼儿园,在园幼儿7628名,入园率达99.2%,省市级示范20处,占50%,教育办园5处,占12%,企业、部队、院校办园12处,占30%,个人办园11处,占27%,街道办园9处,占22%,全区已初步形成了教育办园为龙头,企事业办园为骨干,街道办园为延伸,个体办园为新生力量的新格局,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一、坚持“软硬兼施”,精心打造教育办园,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近几年,市北区加大投入,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精心打造教育办园,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
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是我区狠抓教育办园的指导思想。对教工幼儿园提出了“优一等、高一筹”的要求,坚持“规范加特色”的办园方向,狠抓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办园质量。通过督导、检查、评优等形式,加强教工幼儿园的指导。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工幼儿园的管理,为了防止教工幼儿园“衣食无忧,不思进取”思想的滋生,我区加强了对教工幼儿园的科学评价,实行量化管理。每年将量化结果通报全区,并与奖励、评优挂钩,这一举措大大促进各园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在抓软件的同时,我们还加大硬件建设,有计划地对教育办园进行投入。每年的投入都近500万,并且每年均以较大增长率递增,保障了幼儿园健康持续的发展。
同时,教体局还专门设立了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园长和幼儿园,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园的积极性。目前,五处教工幼儿园全部升为省、市级示范园,其中有的争创了山东省“十佳”幼儿园、青岛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十面”红旗、青岛市“十佳”幼儿园,青岛市绿色幼儿园,青岛市教研先进单位,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些幼儿园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龙头园。
二、实施政策引导,动员驻区企事业单位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区企事业单位举办了大量的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事业的一支主力军,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幼儿教育也由主办单位供给转向自食其力,许多企事业办的幼儿园面临与企业剥离或被撤销的可能,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托幼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强调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主动做好各主办单位的协调工作。定期组织主办单位领导召开现场会、经验介绍会、并通过评选社会力量办学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措施,调动主办单位办园积极性,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近三年,全区驻区主办单位共投资5000万元,用于改善育人环境,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如:海军青岛基地部队筹资600万元将基地幼儿园拆迁改建成全市一流的现代化幼儿园;广和物业公司投资500多万创办了设施先进、管理规范、质量精良的广和幼儿园;青岛港务局先后投资近150万为幼儿园完善设施,配备现代化装备,其先进的企业办园经验在全国推广;北航部队投资500余万元重建幼儿园,并为幼儿园扩大了院子,建起了围墙,解决了幼儿园多年没有户外活动场地的困难;青岛大学医学院克服种种困难,将多年来设在幼儿园内的印刷厂迁出,扩大了幼儿的活动场地。同时,托幼办还加强了对企事业办园的业务指导,狠抓内部质量,增强竞争实力,不断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领幼儿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幼儿园提出了“争取自己养自己,少给领导添麻烦”的口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企事业办园发展势头良好,12处幼儿园中,有8处争创了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成为各类办园中的骨干力量。由于领导重视,资金保障,我区的各类企事业办园迅速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另外,我区还非常重视培养各类办园形式的典型,实现同类园所间的有效学习。针对不同性质幼儿园的特点,按照部队、院校、企业等性质对幼儿园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观摩、学习活动,在每一类中培养1-2处典型代表,带动大家共同提高,收到良好效果。我区企业办园代表港务局幼儿园,个体办园代表小剑桥幼儿园,部队办园的代表基地幼儿园等都在各自的组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带动大家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三、实施“撤、并、转”策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街办幼儿园生存能力。
近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大量老区居民外迁,使位于老城区的街办幼儿园生源逐年减少,加上师资老化、园舍陈旧,投入不足等因素,使街办幼儿园面临生存危机。为避免这种势头发展,帮助幼儿园摆脱困境,我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街办幼儿园的问题列入全区26个突出问题之一,分管区长亲自带领有关部门人员,对全区街办幼儿园进行了三次全面的调研,针对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幼儿园的发展定位。对发展好的幼儿园进行扶持,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园舍陈旧、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限期停办,并合理分流人员;对相距较近、生源不足的幼儿园进行合并,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对规模小,但还能发展的幼儿园重新登记注册,改办托儿所。目前,通过撤、并、转,我区由原来的18处街办幼儿园变为9处,为使这9处幼儿园不断提高,快速发展,我们加强了幼儿园的业务指导,通过“一抓、二查、三建立”等措施,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
一抓内部管理质量。为了解决街办幼儿园生员减少,质量下滑的现状,托幼办从管理入手,指导幼儿园规范管理,勇于改革,摆脱困境。为了提高园长的管理素质,托幼办还专门给各园印发了《幼儿园管理细则》、《幼儿园教育管理细则》、《幼儿园财务管理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及时组织园长进行了培训,并帮助各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考核细则,为幼儿园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二查办园质量。托幼办本着以检查为形式,以指导为目的的思想,采取定期指导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街办幼儿园的检查力度,提出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办园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建立手拉手关系单位,实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为了扶持街办幼儿园,我区选择一部分示范幼儿园与街办幼儿园建立了手拉手关系单位,制定帮助目标和计划,示范幼儿园全方位地对手拉手单位提供指导和帮助,带动发展。
另外,托幼办还加大了对街办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力度,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帮助指导幼儿园制定课程方案,进行课程改革。其次,指导幼儿园完善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另外,帮助有科研能力的幼儿园确立科研课题,引导幼儿园走科研兴园的道路。
通过一系列措施,街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两处街办幼儿园跨入示范园的行列,其他幼儿园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实施“帮、导、管”策略,依法规范个人办学,使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一些个人、社会、集团等纷纷瞄准学前教育这块阵地,投资办园,近几年,仅市北区就先后开办了11处由个人投资兴办的、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多处幼儿园的个人总投资超过四百多万。私立幼儿园的迅速发展,异军突起,为学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我们也清新的看到,这些个体幼儿园在办园理念、管理模式、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迎合家长不合理需求、追求眼前效益、保教质量差等等。为了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办园观,按照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办园,我区及时抓住机遇,以服务为前提,实施“帮、导、管”策略,引导这些幼儿园走依法办园、健康发展的道路。“帮”就是提供帮助。这些投资者多是第一次办幼儿园,没有经验,开办前,他们多次来托幼办咨询,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托幼办以服务为前提,主动热情地给他们介绍学前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并帮其出谋划策,从房屋的改造设计到园内设备的配备,从园长、教师的选聘到幼儿园章程的制定,都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托幼办还将《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二十余个指导性文件印发给他们,并指导他们学习。 “导”就是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开办前,托幼办就深入幼儿园,多次进行现场指导,使幼儿园少走弯路。开办后,托幼办定期组织投资者开会,讲政策、讲法规,讲幼儿园管理,从正面引导其端正办园思想,提高管理水平。针对这些刚刚开办的幼儿园新教师多的现象,我们特意为这些园所托举行了“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游戏”等多项专题培训,使新教师迅速提高业务素质,进入工作状态。“管”就是严格规范的管理。在对个体园的管理上,我们一方面是“严”字当头,从特色班到收费标准,从课程设置到班额确定,托幼办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使个体办园走上依法规范办园的道路。另一方面,营造有利于个体办园公平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幼儿园上类、评优、评职称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激发个体园的积极性。另外,还注重发挥个体办园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优势,引导个体办园发展特色,提高质量。通过实施“帮、导、管”策略,个体园迅速发展,在12处个体办园中,7处已经跨入了省市示范园。个体园的迅速发展使我区学前教育质量得到大面积提升。
近年来,由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北区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形成了教育办幼儿园为龙头,企事业办幼儿园为骨干,街道办幼儿园为延伸,个体办幼儿园为新生力量的新格局。今后,全区上下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市北幼教事业更高水平的发展。(200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