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正是由于人们对创造力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才能越发清楚地发现,创造力同样也是幼儿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幼儿期也正是幼儿极富创造的时代。为此,我们进行一系列剪纸活动的实践,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在创造活动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创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地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而幼儿的创造力并不在于他是真正发明创造了什么新事物,提出了何种新观点,而是指幼儿在自己生活中自主地或是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完成了一种他以前从未历、体验过的事。
一、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途径
1、在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剪纸是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它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⑴收集活动——练就捕捉美的能力
为了使欣赏内容适合的幼儿的欣赏水平,我们常常留意相关的信息,收集有关书籍、影视碟片,及时收看反映民间题材的电视节目,更是处处留意收集各类剪纸作品。由于剪纸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于是收集有关剪纸的碟片,让幼儿欣赏观看,我们还常常发动家长、幼儿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并布置相应的活动区,让幼儿展开深入的讨论,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体会到民间艺术具有审美与实用双重功能的特征,培养幼儿对美的敏锐的捕捉能力。
⑵环境布置——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剪纸作品中的美,我们为幼儿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我们模仿民间的过年习俗,在教室的玻璃上贴上十二生肖的剪纸作品,在教室中间挂上
幼儿创作的剪纸作品,在墙上张贴幼儿的剪纸作品,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欢乐的气氛,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⑶教学活动——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感受,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如在欣赏剪纸“猫”的活动中,我出示一幅写实的图片猫与剪纸猫,引导幼儿积极讨论两只猫的不同,从颜色、花纹、材料上作一比较,从而感受到剪纸作品的大胆,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了解花纹的镂空、图案的对称。此外,我们还提出:“两只猫的动作有什么不同?”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感受猫神气、机灵的形态特征,从而提高其审美活动的质量,最后我们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说说你喜欢哪只猫,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提高幼儿的价值判断水平和审美能力。
可见,收集选择适合幼儿欣赏水平的剪纸作品,并能根据不同的欣赏形式,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感受、发现作品中的美,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
2、在表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⑴引导幼儿创造性的学习剪纸的技能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光靠幼儿欣赏,自由剪还不行,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剪纸技能还是非常需要的。因此制订每学期的剪纸计划时,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观。如:开始中班下学期刚开始实施计划,就从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出发,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剪纸的本领,激发孩子自己想去剪,想去大胆尝试这种愿望。然后从剪纸折叠的最基本方法入手,让幼儿亲自动手练习。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就掌握了对边折剪、左右对称剪、对边二折剪等一些基本方法。由于在剪纸过程中比较讲究阴阳对比,折法上讲究对折,多折和平面剪。于是,我们专门挑选了一些有趣的剪纸内容如:小鱼、小鸡的一家、小牛等动物之类的。
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教给幼儿剪纸的基本方法,同时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幼儿进行剪纸活动,需要掌握剪纸的技能包括:剪(目测剪直线、曲线、折线、沿线剪、镂空剪等)刻、撕、挖、刮等方法,但无论是成人或是幼儿,技能的熟悉、掌握是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的,尤其是幼儿,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形象的式。例如:刚开始实施剪纸教学的中班幼儿,对于剪纸,只会无目的地随意把一张纸进行操作,这时去要求他们创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显然是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实际水平的。我们就设计剪苹果、剪树等内容,让幼儿逐渐地由无目的、无意识地剪转入有目的地剪纸,进而设计了“村上的水果长得又大又圆”、“太阳公公比美”等内容,引导幼儿开始有目的剪纸,创造出简单的造型。又如:大班时,在一次剪《乌龟》作品时,先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形状、结构、生活的环境后,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剪,至于乌龟做什么造型,跟谁一起玩,就鼓励幼儿自己用已掌握的技能去创造。剪纸实践的结果,孩子们的作品都奇出百样:冬眠的乌龟,游泳的乌龟,乌龟和一群小鱼们,乌龟和葫芦兄弟们等等,孩子们创造在剪纸技能培养的同时,创造力也在慢慢地发展起来。
⑵引导幼儿进行趣味性剪纸
创设优化教室环境和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注意剪纸作品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趣味操作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智慧。剪纸可以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外,还可以用它来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如:剪窗花、拉花、吊饰等;剪的人物、动物还可以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如:我们用剪出来的各种图案装饰小船,然后带孩子到游泳池、水槽里去航行、游玩等,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3、在创作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的创作题材来源于生活经验和意象的积累,因此我们一般选择生活中
幼儿熟悉的内容,进行创作剪纸,如装饰纸杯,平时幼儿已接触到各种图案花纹的纸杯,已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然后教师提供一只白色的透明纸杯,让幼儿运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装饰,每位幼儿都积极动手,剪出了各种图案、花纹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如小鸡吃米、蝴蝶采花等,都让孩子进行大胆装饰。类似的活动还有:通过创作剪纸装饰自己的小手帕、可乐瓶、用雪碧瓶做成花篮进行装饰等,这些活动使幼儿的创作激情得到很好的发挥,成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孩子活动。为了让幼儿有更大的创作激情,我们还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感受美的事物。记得有一次,让孩子们创作剪“美丽的春天”,课题我们带幼儿到公园、庭院里亲身感受和体验春天的美,做“寻找春姑娘”的游戏,并运用诗歌、童话、故事等激发幼儿的美好感情,鼓励与支持他们使之创作的愿望得到完美的实现,运用多种剪纸材料进行创作,于是孩子们剪的剪、撕的撕、折的折、粘的粘,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实践中,我们发觉教师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作兴趣,打开思路。例如:在一次剪纸课前,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七色花》的故事,在讲到珍妮的最后一片花瓣时,我让孩子们想:你就是那个珍妮,你想用最后的一片花瓣实现什么愿望呢?请你把它剪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尾,既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又没有限制幼儿的思维,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剪出自己的愿望。有一幅作品是这样的:上半部分是有一个小女孩张上了翅膀,下半部分是美丽的风景。我问这个孩子:“你剪了什么?”她说:“我想飞上天去,看看宁波美丽的三江口”等。由此可见,孩子们自在随意地以剪代笔,心随剪走,剪随心移,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不仅发展了
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更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效果
1、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感
首先提高了幼儿欣赏美的能力。我们让幼儿欣赏各地独特名俗文化风貌的普遍艺术形式。如:每次剪纸活动前,总是收集拿一些成品让幼儿逐个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并比较陕北与我们浙江一带剪纸作品的特点。其次去表现美的剪纸作品,如:让孩子在感受《十二生肖》的基础上,让幼儿去动手操作剪,挑自己喜爱的动物剪,剪出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也可吊饰悬挂来美化环境。最后,通过各种剪纸技能及方法创作美。通过这三步对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可看出剪纸活动对幼儿美育的教育作用。一年半的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剪纸活动在提高幼儿整体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2、增强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实质上手巧则心灵。孩子们在剪纸活动中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来。
3、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剪纸活动中,很少有幼儿不喜爱剪剪贴贴。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便利,使孩子们在稍具操作能力后,便可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依据个人的造型能力,剪贴出许多颇具个人审美意趣的图象来。因此,剪纸便成了孩子们表意、抒情的重要方式。
鉴于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明确一点: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或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对幼儿来说,在剪纸中如同他们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一样。他们更注重“实际的存在”而不仅止于表现“可视的存在”,以至于在儿童剪纸作品常出现一种透明状的表现手法——移花接木法,有很多还是新鲜的事物,我想孩子们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用意,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承认他们。如一次创作剪《小鸟的一家》活动中,一个孩子剪了一只掉下去的小鸟,当我问及其原因时,他却运用了歌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