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幼儿舞蹈 » 正文

少儿舞蹈应注重童趣、发挥个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06  浏览次数:1354
广东学前教育网艺术频道导读:随着激情四溢的西班牙舞曲响起,舞台两侧响起了清脆的击掌声,舞蹈班的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绽放着热情的笑容出场了。女孩子们摆动着火红的裙子,伴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就像一团团热情的火焰在舞台上燃烧;男孩子们帅气十足地架着西班牙手位也加入进来。

随着激情四溢的西班牙舞曲响起,舞台两侧响起了清脆的击掌声,舞蹈班的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绽放着热情的笑容出场了。女孩子们摆动着火红的裙子,伴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就像一团团热情的火焰在舞台上燃烧;男孩子们帅气十足地架着西班牙手位也加入进来。不错不错,月月今天把裙子甩出了标准的八字型,刚开始的时候她怎么学也学不会,后来我们俩对着镜子可没少练。快进入结尾造型阶段了,真担心囡囡和贝贝他们走错队形,这可是最后的亮相动作错不得,真棒!好一个完美的定格。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幕布徐徐合拢起来,看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视线也有一些模糊起来……
      一年前的今天他们还从未接触过西班牙舞,而如今俨然已经能够自信地展现出西班牙舞的经典动作,表达舞蹈的意境。回想这些年所走过的路,可谓曲曲折折,但更多地是对我工作的磨练。记得刚开始接手舞蹈教学的时候有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比如说为什么很简单的小动作孩子们一直做不好?为什么大人想好的意境孩子们就是表现不出来?为什么节奏总是掌握不好?为什么舞动的画面看上去很凌乱?等等…… 而如今,我已经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要教好孩子们跳舞其实并不难,关键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创编适合孩子们跳的舞蹈,其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授方法的多样化。


一、 创编适合孩子们跳的舞蹈
      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说了一段著名的话:“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实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所以它只是生命机能的表演。” 儿童舞蹈在编排时更要注重生命机能的表现。因为儿童是纯真的,他们的舞蹈就是要展现他们的生活并高于他们的生活。在创编的时候,只要把下面三点融会贯通起来,那么就不难编出高质量的舞蹈。
(一) 擅用夸张的舞蹈语言
       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远古,人们劳作了一天,晚上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以放松身心,通过模仿白天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社会交际;而到如今,舞蹈虽然已经发展成为由专业体系、专业人员来演绎的艺术形式,但本质上还是通过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提炼,以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及彼此的认同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舞蹈这种无需文字语言的交流沟通形式,就是通过对生活的细节进行“夸张”地加工,变形为特定的“舞蹈语言”,并逐步上升为一门优雅的艺术。
      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夸张”表现恰恰是儿童时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在儿童舞蹈创作中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沿着突出童稚趣味的方向做大胆的变形处理,无疑对儿童舞蹈创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只有创作者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会创作出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舞蹈语言。
(二) 追逐富于幻想的童心
       孩子们生存并游戏于自然万象之中,他们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童心。他们爱原野上的青青小草和争奇斗艳的花朵,爱夜空中忽闪忽闪的星星和或盈或缺的月亮;他们爱蓝天白云及空中嬉戏的小鸟,爱童话故事中的公主王子及大灰狼小白兔。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好奇好问,兴趣广泛,更喜欢模仿自己的日常生活场景。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及特点是和他们的这些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善于洞察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追逐富于幻想
      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音乐舞蹈从内而外地对人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人们的性情与品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舞蹈列为青少年教育内容之一。他认为“神们被分派给我们做舞蹈的伴侣,他们就给我们和谐与节奏的快感” 由此可见,对少儿进行舞蹈教育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孩子们舞蹈教育,首先要从“情”开始。由于少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教者在此时便要发挥作用,做到“以情动情。”
(一)、用“情”去感染 孩子们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冶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在孩子们舞蹈教育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互动促进孩子们身心发展,达到舞蹈教学的目的。
      的确,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孩子们的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效果。在孩子们舞蹈的教育中,我时常以表扬为主,孩子们好胜好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励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并给予及时帮助,表扬,表扬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刚入园的新中班孩子们来说,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时的孩子们在舞蹈能力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上舞蹈课时,有的孩子们胆胆怯怯,就连声音也不敢发出来。针对这样的例子,我在平时,就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孩子们表现的动作总是能多看一眼,或满意的一笑,或说一句鼓励话,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经常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总以老师、妈妈、大姐姐的多重身份去感染孩子们,培养孩子们与我之间的亲情,有了这种亲情,孩子们会在我身边无拘无束地跳着,大胆地表现自己,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活动能力。
       老师的感情对于孩子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一个教师绝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人们常说我是一个长不大的女孩。总是嘻嘻哈哈似乎不懂得什么叫烦恼和忧愁,尤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但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深深体会到在事业、孩子和生活中给我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并常把这些感情通过舞蹈感染给孩子们。
我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对每一个孩子们舞蹈都会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一个舞蹈中,该表达的情感内容。由于对教材的感情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体现在我的表演中。所以使一些简单的孩子们舞蹈都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孩子们也变得愿意去表现了。
     “情”可以感染孩子,但毕竟是外部影响力,要维持孩子们对舞蹈的持久热情,还得要培养他们自身的动力,这也是我下面要讲的第二个教学要点。
(二)、以“趣”去引导孩子们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孩子们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前提。孩子们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在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他们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在日常生活应恰当地,不断地提供刺激,激起孩子们愉快的情感,使孩子们的舞蹈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主动参与活动。
1 为孩子们创设舞蹈环境
      如在区域活动中,在班里设立“音乐舞蹈区”,其中放置不同的头饰、彩带,适合年龄特点的节奏乐器。通过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了孩子们音乐的活动能力和对音乐的乐趣。
2 将舞蹈渗透在孩子们的每一日生活之中
      来园时,教室里就播放一些舞蹈经典作品,使孩子们一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午睡、午餐弹奏一些合适的音乐,陶冶孩子们情操,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并为孩子们提供多看、多听、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舞蹈教师,应让孩子发现你也是热爱舞蹈的,这就需要你在每次的舞蹈活动中都要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在平时的每节舞蹈课中,我总以一股激情,和孩子们在一起跳呀、唱呀,把舞蹈课的气氛渲染得异常活跃。如在“小猫”这个舞蹈律动游戏中,我通过模仿小猫走路的可爱相,表现出小猫调皮、机灵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对舞蹈的兴趣带动全体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舞蹈效果也就发挥得很好。 
       一旦孩子们有了兴趣,接下来就是要看如何提高他们的技能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舞跳
得好的孩子们一定是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们,这也是我非常注重的教学环节之一。
(三)通过“摹仿”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舞蹈技能
1、启发孩子们通过“摹仿”学习生活、熟悉生活
      舞蹈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形体动作,来表达社会生活。而观众在欣赏舞蹈的时候也是通过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来感受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因此,需要不断培养孩子们对日常生活细节的主动感受,并使这种独特的心理感受通过舞蹈的特有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如“擦汗”、“眺望”、“洗手绢”等等,这些既成动作的内涵早已约定成俗,并已融入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孩子们的表演,也必须与这些约定成俗的视觉经验相吻合,准确、自然地传达给观众。孩子们并不会自己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形态,尤其是刚入园的幼儿们,他们是不可能自然形成视觉性的动作体验,只有通过老师的准确示范,反复观察别人的体态形态,再结合自己脑中通过体验获得的动作感,才能形成完整而又鲜明的形体符号。
      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练习《小乌龟》,孩子们对“一边走一边伸脖子,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不能准确把握,动作做了,却言不达意,不能演绎出小乌龟走路时既有趣又可爱的形象动作含义,这些问题,恰恰说明了孩子们缺乏对小动物生活细节的“摹仿”学习,排练中也就不能准确地“进入角色”,结果是事倍功半。
由此可见,启发孩子们通过“摹仿”学习生活,熟悉生活,打好坚实的生活基础尤为重要。
2、引导孩子们从优秀的儿童舞蹈中吸取营养,通过“摹仿”积累经验。
(1)通过模仿掌握舞蹈语汇
      动作语言是孩子们思想和感情的直接体现。通过舞蹈老师的指导及“摹仿”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使孩子们逐步累积起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比如《小星星》中利用小手捏拢发开的简单动作,模仿小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样子;《快乐的熊》里架起手臂垂下小手表现熊走路的体态;《荷花舞》中利用身体和手臂慢慢向外伸展的动作去模仿荷花慢慢开放的姿态等等形象都是具有孩子们鲜明特色和生命力的舞蹈语汇。
(2)通过模仿掌握动作要领
       舞蹈的意境是通过表演者连贯的过程性动作演绎出来的。过程性动作由于其发力点的差异、力度的强弱、节奏的长短及动作幅度的大小,会造成风格迥异的动作感受。在教学中忽略任何一个细致末节,都会对整个舞蹈的情节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摹仿”优秀舞蹈作品,对培养孩子们如何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纠正不良的动作习惯,都大有裨益。
(3)通过模仿培养动律美感
       动律美感是舞蹈表演中情、气、韵高度融合的结果。动律美感与形体美感在韵化中的节奏组合,是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动律美感不简单等同于从动作技巧出发的动作美感,动律美感是动作技巧生命力的体现。
       在日常实践中,孩子们通过学习各种教学舞蹈,客观上已经在接受动律美感的训练。只是这些课程开设的出发点及老师的关注点往往是集中在让孩子们掌握各种不同的舞蹈表现风格,还没有真正上升到感受动律美的高度。比如教授《荷花舞》,只强调“动作的舒展”、“到位”,而没有以孩子们的情绪化的心理投射出荷花姑娘贪玩、撒娇,到被仙子批评时的不快,以及最后改正缺点时的开心情绪。这种教学关注点的偏颇,不利于培养孩子们对动律美感的把握。而借助于“摹仿”,再辅之以舞蹈教师规范的动作提示,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自身形体的韵律所在,掌握如何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引领观众驰骋于表演者所营造的跌宕起伏的艺术氛围之中。

总之,幼儿园舞蹈教学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孩子们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孩子们对舞蹈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地注意观察,去捕捉儿童动作的造型,并进行提炼,逐步丰富儿童的舞蹈语汇,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素养及艺术修养,不断积累丰富舞蹈素材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喜欢舞蹈是孩子们纯真的共性,舞蹈老师是儿童美育的启蒙者,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舞蹈种子的园丁。

 

 

 
 
[ 艺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