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养 » 饮食指南 » 正文

冰箱食品不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6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418
冰箱食品不安全

    在炎热的夏季里,爸爸妈妈可得注意了,一不小心,冰箱食品对宝宝甚至全家人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想让宝宝开开心心地过夏天,一定要处理好“冰箱”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东西。   冰箱食品现状:   1、一些工作繁忙的妈妈,经常把给宝宝准备的各种粥、糊糊等做好了放在冰箱里,让保姆到时取出热热就给宝宝吃。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因为被冰箱里的其他食物污染,沾染细菌,另外这些宝宝辅食里含有的糖分、奶、淀粉等物质更是细菌培养的温床,细菌一多,宝宝得上肠胃疾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加大了。   冰箱里的生熟食品混放是造成宝宝腹泻的一个很大原因。就算是爸爸妈妈很小心,注意到了分开存放,但也难免在取放食物的时候相互沾染到,完全隔离是很难做到的。   2、还有很多妈妈觉得东西放进了冰箱就不会腐烂变质了,从而感到非常放心省心。很多食物都是从冰箱里面直接拿出来就给宝宝吃,特别是冷饮,妈妈认为里面的细菌冻都冻死了,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其实,这样的忽视往往是导致宝宝生病的原因。很多病菌在低温下只是降低了本身的新成代谢,并没有被冻死,在常温下一段时间以后,病菌又恢复了繁殖。   3、冰箱里存放着的许多冰棍、冰淇淋、饮料等低温食品,如果不控制量,家里的宝宝随吃随取。一段时间后,许多活蹦乱跳的宝宝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阵发性腹痛、面色萎黄、身体消瘦等症状,医学上把这叫作“冰箱综合征”。   造成宝宝“冰箱综合症”的原因   1、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完善   宝宝的生长发育较快,需要的营养也相对较多,但同时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肠道的功能还不稳定,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也很脆弱,所以宝宝的胃肠对冷热刺激非常敏感。冷饮食品吃得过多,胃肠血管因受到寒冷刺激而收缩,导致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食欲减退,腹泻,甚至发生胃肠痉挛,引起剧烈的腹痛。所以,如果宝宝天天吃冷饮,身体就会逐渐虚弱。   2、冷饮里大量的糖分影响宝宝食欲   冷饮食品的主要成分是糖,这种成分有很强的饱腹作用。如果宝宝在吃饭前吃大量的冷饮,到吃正餐的时候,宝宝就感觉不到饥饿,自然也就没有食欲了。同时,糖在宝宝的肠道里发酵,会产生大量气体,所以爱吃冷饮的宝宝常常觉得腹胀,不想吃东西。   3、降低呼吸系统的抵抗能力   宝宝吃入的冷饮食品过多,寒冷经常刺激咽部血管,使其收缩,血流量随之减少,这样,宝宝局部抗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所以常吃冷饮食品的宝宝还容易反复感冒。   妈妈们怎么做才能既利用好冰箱这个帮手,同时又杜绝它的种种危害,保护好宝宝和家人的的健康呢?   措施一   冰箱食品生熟要严格分开   生熟食品不仅要放在不同的地方,还要用保险膜、保险盒等隔绝开。同时,妈妈要注意,不仅自己知道分开生熟食品,家里经常出入厨房的保姆或其他人员也要有这样的卫生常识。   措施二   半成品食物不要储备过多   给小宝宝添加的辅食,尽量现吃现制作,吃不完的也不要因为害怕浪费而存放在冰箱,避免宝宝肠胃被细菌侵犯。   措施三   控制宝宝吃冷饮的量   在炎炎夏日,要完全杜绝宝宝吃冷饮那也太残忍了;只要做到有节有制,适当吃些冷饮对宝宝还有消暑降温、丰富营养的作用呢。最好的办法是跟宝宝约定吃冷饮的时间和次数。   TIPS   建议妈妈在超市买家庭装的冰激凌,吃时挖取小球,跟色彩鲜艳的水果粒混合,既漂亮,又可以控制幼儿的进食量。   措施四   吃剩的食物迅速进冰箱   如果是上顿吃不完的食物,待它在常温中冷却到室温下就必须马上放入冰箱,否则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已经滋生了细菌。   措施五   从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再加工   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一定要经常再加工、消毒的过程。剩饭剩菜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不能过长,需要较长时间存放的食物一定放入冷冻室。我们建议,宝宝的肠胃功能较弱,最好不要给宝宝吃上顿的食物。   措施六   常常给冰箱消毒   冰箱不是保险箱,消毒不能忽视。有些细菌在冰箱内仍然可以生长,而且会随着冰箱内的气流在各种食品或者包装上传播。   相信细心的妈妈做到了以上几点,冰箱还是会乖乖地为我们服务而不会对宝宝和家人的健康有什么威胁,毕竟冰箱还是我们夏季的好伙伴!


 
 
[ 营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营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