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
摘自:《蒙台梭利教育》(台湾)
蒙台梭利博士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一个真正受过教育得人,即使在结束蒙特梭利教室的课程之后很久,仍能持续不断的学习:因为他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的好奇及热爱,不断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蒙台梭利博士觉得,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事实塞给小孩,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这个目的可从两个途径达到:第一,容许小孩去经验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而非被迫学习;第二,帮助小孩改善他们原来的学习工具,如此,在未来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能力将能发挥到极致。蒙台梭利教材除能达到“给小孩明确的信息”这个立即目标之外,也具有上述的双重长期目标。
小孩如何学习?
蒙台梭利教室中,对教材的使用是以幼儿独特的学习倾向为基础,蒙台梭利博士称这种倾向为“吸收性的心智”(a orbent mind)。在她的著作中,常用海棉来比喻小孩的头脑,从字面上来说,即指孩子们会从环境中吸收讯息,这一点在两岁小孩学习其母语的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他不需要正式的教导、刻意的学习;也不象大人学习外国语一样,须经过漫长而乏味的学习过程。对一个小孩来说,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他周遭这个有趣的环境而获得讯息,是一个自然而且愉快的活动。
因为小孩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七岁,蒙台梭利博士推论,如果让小孩置身在一间可以让他自由操作各种具教育意味教材的教室中,他的经验会更加丰富。经过六十多年经验的累积,证明了她的理论,也就是说:小孩学习阅读、写字、计算的方式,就和他学习走路及说话,是一样自然的方式。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容许孩童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来学习。
蒙台梭利博士一直强调:“手是小孩最主要的老师。”学习必须专心,而让小孩专心的最好方法是,使他将注意力专注在某一项用双手操作的工作上。在蒙台梭利教室中的一切设备,均会增强孩童使用双手学习时无意中得到的印象。儿童早期的重要性
在《吸收性的心智》(The A orbent Mind)一书中,蒙台梭利博士写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并非大学念书的阶段,而是人生的最早期——从出生到六岁。因为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而且不只是智力,还有其所有的心智潜能…..。在这个阶段里,小孩教需要知能方面的帮助,而且任何会阻碍其创造性活动的障碍,都会降低他达到成熟的可能性。”
根据近代的心理学所做的一些研究报告,已经证实了蒙台梭利博士的这些理论。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鲁博士(Dr. Benjamin S. Bloom)在《人类特质的稳定和改变》(Stability and Change in Human Characteristics)中写到:“从受孕到四岁,个人发展了其智能的百分之五十;从四岁到八岁,则发展另外的百分之三十…….。这说明了智能的成长在幼年的早期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早期的环境对这方面的发展也可能有很大影响。”
跟蒙台梭利博士一样,布鲁博士也相信:“在某个特质快速成长的时期,环境发挥了最大的影响力。”
敏感期
蒙台梭利博士另一个已被近代研究所证实的观察,是发现敏感期对早年学习的重要性。所谓“敏感期”是指,在这个时期中,孩子对某种特性或技巧会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例如踏上踏下、将东西按次序排好、计算或阅读。对小孩来说,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蒙台梭利环境运用了这些事实,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何时开始?
虽然入学的年龄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通常,小孩是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入蒙台梭利教室,这完全依他在教室的环境中,是否感到快乐和舒适而定。他将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且最简单的活动开始;而他在三、四岁所使用的教材,将帮助他发展集中力、协调力,以及他在五、六岁时,将从事的一些较难的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习惯。这整个的学习计划是很有系统的,因此,若一个小孩错过了整个计划的头几年,或在他尚未完成这里所提的一些基本课程之前,就已退出这个计划,那么他就无法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家长应该要了解,蒙台梭利教室并非托儿所,也不是提供给孩子的一个玩耍的地方。这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用孩童在两岁半至六岁这段敏感年龄,能从丰富的环境中吸收讯息的特性而设计出来的。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已自然的方式,获得阅读和算术等基本技巧,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因为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很早便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自发性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