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女性 » 怀孕前后 » 正文

晚育夫妇生女孩几率较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146

美国近年完成的初步试验表明晚育夫妇生女孩几率较大。

男孩出生率下降趋势并不明显,20世纪40年代早期男孩的出生率为51.4%,60年代早期下降到51.3%,90年代早期下降到51.22%。

尼科利奇博士及其同事查看了1964年至1988年的联邦生育数据,以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下滑趋势,他们发现两种因素——育龄夫妇年龄的加大和非白种婴儿低出生体重者的增加,共同导致了女婴出生率的上升。

对于白种人生男生女的比例来说,父亲年龄的影响是母亲年龄的两倍。而非白种夫妇的年龄对新生儿性别的影响大致相同。另一方面,低出生体重对提高白种夫妇女孩出生率有很深的影响,但对白种人后代的性别没有任何影响。育龄夫妇的年龄和新生儿性别的联系目前仍不清楚。低出生体重和婴儿性别的关联可能与女胎的存活率较高有关。

成功造人 为孕而性
  • 买安全套女孩给我的启发
  • 阴茎异常勃起影响不育?
  • 性爱“尴尬事”别放心头
  • 幼儿包皮何时割最好?
  • 产后10招秀出迷人曲线
  • 女性自慰影响生育?
  • 一碰就孕现如今怎变不孕
  • 孕妈子宫破裂的可怕真相
  • 未生育就阴道松弛咋办?
  • 月子里享受婆婆的老规矩
  • 幼儿!请别再摸我乳房了
  • 尼科利奇博士强调,目前美国男婴和女婴比例差异很小,而且可能只是暂时性的。?

    生男生女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许多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心愿生男孩或女孩。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些人至今还认为只有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于是,媳妇生了男孩,便倍受宠爱;否则,便会受到婆婆、丈夫的白眼,成了”受气包“。其实,这是毫无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古代医学早就提出许多决定胎儿性别的理论,可惜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都是不能成立的。如道藏经认为月经后单日受孕属阳为男,偶日受孕属阴成女;李东垣认为经后一二日感者成男,四五日感者成女;朱丹溪以受气于左子宫为男,受气于右子宫为女;圣济方以左动为男,右动为女;褚氏医书以血裹精成男,精裹血成女。众说纷纭的理论同样出现在西方医学史中,如有人曾提出右侧睾丸负责生儿,左侧睾丸负责生女;精子进入右侧输卵管得子,进入左侧得女。

    后来人们注意到只有一侧睾丸者或切除了一侧输卵管者都可能儿女双全,这才推翻了这些荒谬的理论。直到200年前,人们对性分化的理论仍然是空白。荷兰人安托尼万·列文胡克于1677年首先在显微镜下见到精子,150年后德国人贝尔首先看到哺乳动物的卵子,这才以科学奥秘取代了古代关于受孕的种种故弄玄虚的神话。而生儿育女的秘密是美国人麦克鲁格1902年揭开的,他发现了决定性别的染色体X和Y。

    生男生女并非由女方决定的,而主要由男方的性染色体决定。性染色体,顾名思义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人类的生殖细胞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基因型可用46,XX表示;男性的性染色为XY,基因型为46,XY。

    生殖细胞要经过两次减数分裂,23对染色体变成23条,卵子所含性染色体只有X一种,而精子可分别含X或Y性染色体。当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成23对。若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卵为XX型,发育为女胎;若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卵为XY型,发育成男胎。所以,生男生女取决于参加受精的究竟是X精子,还是Y精子。而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才能维持人类两性比例的大体平衡,这也是一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个平衡决不容破坏,否则,必然造成不堪设想的社会问题。

    X和Y性染色体的发现使人们对性别决定开始有了正确认识,在20-50年代,人们对此有了进一步认识,普遍认为Y染色体是生儿育女的决定因素。有人认为X染色体上有一男性决定因子,当受Y染色体某成分影响后,则可促使未分化的性腺髓质向睾丸发育,而皮质退化。若细胞核内没有Y染色体时,性腺的皮质发育为卵巢,而髓质退化。近年来,人们发现与Y染色体连锁的一种糖蛋白,即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H-Y抗原。推测它与X染色体上有关的遗传因子相结合,促成原始性腺向睾丸分化。但是这一理论并未指出决定胎儿性别的是一个还是多个基因。

    更多精彩推荐:

    怀孕也有“另类”理由?

    孕前老公护精“大热身”

    看肚子知道生男生女(图解)

    》》点击进入雅虎育儿精彩画报页  

    》》点击进入看看明星的怀孕经

    》》点击进入育儿原创文章精华

    》》更多精彩阅读尽在雅虎育儿频道  

     
     
    [ 女性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女性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