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女性 » 怀孕前后 » 正文

“封山育林”不等于绝对禁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370

助孕门诊

杨先生夫妇年过三十,决定今年要幼儿。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杨先生就早早地进入了“封山育林”状态,戒烟,戒酒,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但去年9月底,在公司周年庆的酒宴上,他还是禁不住领导的劝酒,大醉而归。最近几天,妻子验出怀孕一个月,但掐指算算,受孕时间距离上次大醉还不满三个月。“幼儿会不会受到影响?”夫妻俩为此惴惴不安,甚至考虑是不是该放弃这一胎。

如今不少男性知道计划“造人”前要“封山育林”,期间要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但究竟需要提前多久才合适?哪些风险因素会危及宝宝的健康?生殖专家指出,男性“封山”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养精蓄锐”不等于禁欲,受孕也要讲究最佳时机。

精子生成周期70天 提前三月最保险

记者在医院了解到,时常有老烟民一戒烟,就迫不及待地“造人”。还有长期上夜班的男士,甚至为了营造“造人”的最佳条件,特意跟人换班。

“现在人们对优生优育比较重视,但也常被一些‘优生知识’搞得草木皆兵,矫枉过正。”广东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闻安民主任医师说,常有男士前来咨询“封山育林”期间的注意事项,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是不是烟酒一点都不可以沾啊?”“是不是不能熬夜,不能上网?”

闻安民说,和卵子相比,环境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更大。因为精子是批量化生产,通常生成周期是70天,因此,医生主张育龄男性提前调整身心,养精蓄锐,保证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通常“封山育林”三个月最保险。一些喜好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的男士,在此期间应暂时戒除不良习惯。如果像杨先生那样在“封山育林”期偶尔破例一次,也不需要紧张得要太太去流产。

不过,一些因工作、生活等需要长期熬夜的“夜猫子”,则没必要特意改变生活习惯。骤然改变,反而会让已经习惯于晨昏颠倒的机体功能发生紊乱,人体“生物钟”也要多花费时间来适应新的作息。

“封山”期男性不妨穿防辐射服

除了饮食、生活上的调理,在计划造人前三个月,男性还要避开化学毒物。例如苯、二甲苯、X射线、高温、有毒化学品如油漆、甲醛等。有的男性打算“造人” 后,提前粉刷家具,装点婴儿房,其实不宜提倡。包括油漆、甲醛在内的各类有毒物质不仅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或者畸形,更可能让男性精子在生成期提早夭亡或者畸形,从而埋下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隐患。

也有计生专家主张,“造人”前男性更应注意避开辐射环境,以保证精子质量。由于如今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的普及率非常高,人们时刻处于不同剂量的辐射之中。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准爸爸”尤其是在电脑机房、电视塔等辐射环境下工作的男性,不妨在妻子受孕前三个月,穿着防辐射衣或者防辐射内裤,重点保护自己的特殊部位。

“养精蓄锐”也可有适度性生活

市民潘女士打算要幼儿前,为了“保证精子的质量”,坚持整整三个月不与丈夫同房。发现丈夫自慰解决欲望时,她甚至大发脾气。

其实,将“封山育林、养精蓄锐”等同于“禁欲”,在前来咨询优生优育问题的夫妇中,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封山育林’,是让人提前调整生活节奏,改善身心状态,但不是让夫妻俩彻底无性。因为就算‘无性’,精液过期还是会‘变质’失效。” 闻安民说,精液在人体内正常的“保质期”通常不超过七天,过期后,精子活力变差,精液杂质增多,使卵子受精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自然状态下,机体为保证精液质量,每隔三至五天就有将精液排出的“冲动”。

在整个计划“造人”期内,夫妻俩可保持适度的性生活频率,但不宜过于频繁。如果两次射精的间隔少于两天,所产生的精液量不足以完成受精。

“挑良辰”造人 受孕几率低

如今,很多人迷信“良辰吉时”,为了让宝宝有个好命运,不仅讲究出生时辰的选择,连受孕也要挑选“吉时”。然而,在生殖专家的眼里,挑选良辰吉时受孕来造“好命”,不仅无科学道理,还会降低受孕成功率。

闻安民说,女性每个月的受孕机会只有一次,卵子排出后,有12小时的受孕能力,而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可存活36小时。从理论上说,在女性排卵期前后一天内行房,受孕几率较高,也就是受孕的最佳时机。

有人根据上述理论,刻意在挑选的好日子之前行房。但实际上,人们很难精确控制受孕时间和成功率。有的夫妇就是因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受孕机会,导致人为的不孕。

来源:雅虎育儿社区

 
 
[ 女性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女性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