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希望,发展新农村幼儿教育"会议内容总述1:http://www.cnsece.com/Page/2008-11/2703212008117205934.html
"托举希望,发展新农村幼儿教育"会议内容总述3:http://www.cnsece.com/Page/2008-11/8533282008117210946.html
二、管理体制
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许多地方都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相继制定了地方《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落实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卫生、财政、物价、建设、民政、人事、编办、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妇联组织及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上的责任,开始了对基层政府工作的考核。同时从行政、教研不同层面加大了幼教管理的力量。
山西省临猗县建立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教育、卫生、财政、物价、建设、民政、劳动保障、编制、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幼儿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幼儿教育的统筹、指导工作。
其次健全幼儿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县教育局将幼教组从教研室分离出来,设立幼教股,配备了4名精通业务的幼教骨干,负责全县幼儿教育的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工作。同时,在各乡镇中心校设立一名负责幼儿教育的专职副校长,具体协调、管理本乡镇的幼儿教育工作,各乡镇的中心园园长负责本乡镇幼儿园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通过这一举措,明确了管理权限,逐步形成了“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管、分级办园、分级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为我县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再次认真落实幼儿教育各项政策。从1996年至今,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个体幼儿园管理的规定》、《关于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幼儿园的建设标准、管理体制、园长资格、幼儿教师编制、待遇及民办幼儿园的申报、审批、评估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按照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山西省幼儿园课程指南》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出《临猗县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内容》,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们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结合我县实际,确立了幼教工作四个目标取向:即幼教事业发展以均衡化为目标取向;办学条件改善以标准化为目标取向;教师队伍建设以素质普遍提高、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为目标取向;保教质量提高以幼儿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取向。同时,着手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类别管理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农村幼儿园发展。临猗县的幼儿园95%是农村园,开创幼儿教育新局面,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为了稳步发展幼儿教育,在幼儿园发展规划方面,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幼儿教育发展规划。我们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幼儿园布点需要,结合人口、地理、交通等条件,以乡镇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区域就近,利用闲产,扩大规模”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前儿童出生人数,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现有教学设施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标准化幼儿园,坚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相结合同步进行,坚决避免盲目建设、变卖闲置校舍。布点标准为3000-4000人口设立一所幼儿园,幼儿园规模以100人左右为宜。办园采取协调邻近村落,进行多村联办、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民办幼儿园等多种形式。对条件暂不具备的,可在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办临时教学点,在三到五年内并入附近标准化幼儿园。
二是狠抓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出台了《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按照“县统筹、园规划、乡(镇)协调、村落实”的原则,根据建园具体规划任务,县、乡、村逐级落实责任,并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完成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建设任务作为考核乡镇政府、村委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方面,首先是合理利用资源。将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产,改建成幼儿园。几年来,彻底解决了全县幼儿园的危房问题,改善了办园条件、充实了师资队伍。其次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建设。改变以往等、靠、要的思想,在建园资金筹措上,采取村委会筹一点,园长教师集一点,施工队垫一点的方法,保证了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办园形式上,提出了大村独办、小村联办以及积极发展民办园的策略。
三是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园,比如选派公办教师支教、无偿提供建园用地等,为民办园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在积极发展民办园的基础上,同时加大对民办园的管理力度,做到发展与规范管理同步进行。根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通知》要求,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农村幼儿园教玩具配置参考目录》等文件,从今年年初开始对全县105所民办园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在摸清底子、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23所待达标幼儿园和40所不合格幼儿园分别下发了书面整改通知书、警告书和停办通知书,责令其对不规范办园行为予以整改。全县共停办18所庭院式幼儿园,现有的87所民办园常规管理规范,办园设施基本齐全,民办幼儿园正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l 2002年,北京顺义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区、镇两级政府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区政府对全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担负八项主要责任,各镇政府对本地区基础教育承担五项主要责任。教委主要负责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包括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活动组织等。我们设立了幼儿教育培训中心,配备幼教专职干部,承担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任务。卫生局主要负责各级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制定了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监督并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负责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建委会同教委在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中建设了与小区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人事局、财政局会同教委核定人员编制、教职工聘任和财务预算等。区镇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和0-3岁早期教育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了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合力,保障了我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均衡发展
建立顺畅有序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是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全区19个镇27所中心园中只有6所是市立园,其余为镇办幼儿园。办园体制的不同,造成师资配备、设备配置、办园思路、办园心气儿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园所之间发展不均衡,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影响了全区整体保教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全区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2003年6月,在与各镇、各中心园及有关部门多次协商下,区委、区政府决定每个镇只保留一所中心园,统一为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给编制,拨经费,配备合格教师,实施统一管理。管理体制的改变,有利于综合考虑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有利于对中心园业务的统一指导,同时也给中心园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中心园面貌蔚为改观,较好地发挥出了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建立富有生命力的投资体制,也是幼儿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多年来,顺义区建立起了多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的机制。主要渠道有:区财政列支、镇财政投入、社会各界捐助、家长适当交费。目前,全区幼儿园办园条件上升到了较高的层次。
三、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区积极推进幼儿园级类管理,全面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03年完成所有幼儿园级类验收工作。其后,为每个幼儿园制定发展目标,支持其升级升类。对于上级上类的幼儿园,教委给予一定的资金扶助,支持幼儿园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加强软件建设,提高保教质量。
为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加强与城区幼儿园的联系,进一步缩小我区与北京城区、乡镇与城区学前教育的差距,实现学前教育的快速、均衡发展。2005年上半年启动了手拉手工程。20所幼儿园与北京示范幼儿园,区直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立手拉手关系。相关园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互派教师、共同教研、经验分享等,达到教育资源共享,交流渠道拓宽,优势互补,逐步向实现园际间均衡发展的目标迈进。
l 青岛城阳区坚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投资”的发展思路,明确区、街道、村三级办园责任目标:即区政府负责办好区实验幼儿园,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办好街道中心幼儿园,各村负责办好村级幼儿园,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以村集体办园为主体,个体办园为补充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园体制。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除了积极发动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外,还作出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负责筹措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社会保险金,办园单位负责园所建设投资和购置大中型设备,幼儿园负责解决日常办公经费、幼儿教师工资补贴及小型教玩具购置。
l 广东东莞市建章立制,幼教管理日趋规范
(一)理顺关系,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我们依照幼儿教育的有关条例、法规要求,逐步建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落实教育部门的主管职能。市、镇、村的领导班子中,都由分管教育的成员负起主管幼儿教育的职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设有一名幼教专干,2000年,市教育局在市实验幼儿园附设了幼儿教育研究室,有三人兼职负责全市幼儿园教研业务指导。2006年二月,在市教育局增设了民办学校管理科,加强对民办学校、幼儿园的审批和管理。各镇街宣传科教办配有一名兼职幼教干事,约有10个镇街相应成立了镇幼教研究室或教研组,以及民办教育管理小组,建立起市、镇两级的幼教管理架构,努力做到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使教育部门较好发挥综合管理、社会协调和业务指导的作用,把幼教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规章,加大依法治教力度。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同时,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几点意见》、《东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奖方案及评分标准》、《东莞市幼儿园等级评估方案(试行)》、《关于加快我市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管理性意见和规定,不断强化幼教管理。我们严格依照《东莞市托幼园所设置及管理意见》(1999年拟定执行,最近在重新修订)的要求审核新办园,并与相关部门,通过核查、年审、公示等方式,及时纠正无证及违规办园行为;制定申报、审批程序,规范幼儿园的广告宣传;抓好各类托幼园所的卫生、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逐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依据省规定的收费项目,与市物价部门共同核定幼儿园的办学成本及收费标准(均要公示),拟定票据管理规定,使全市各类托幼园所的收费行为不断得到规范。由于措施较为得力,民办幼儿园年审合格率逐年提高,去年达到95%。
l 山东邹城城南镇成立了由教办主任、督导员、校长、园长、村干部组成的管理督导网络。主要负责全镇幼教工作的日常管理、检查指导、督导评估,以及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创建。教办修订完善了《城前镇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城前镇创建省示范、济宁一类幼儿园计划》,每年对幼儿园进行两次管理水平评估。为督促各幼儿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努力提高办园水平,镇教办筹集资金成立幼儿园发展专项奖励基金,制定奖励措施,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谋发展,园园上水平”的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l 贵州省开阳县通过组建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形成合力推进事业发展
1、设置机构
县幼教中心: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局长担任副主任,由教育科科长、幼教干部、教研室主任、幼儿教研员以及县直中心园园长担任成员。
乡(镇)幼儿教育中心:指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基础,乡(镇)其他幼儿园(班、点)为组成单位的一个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机构,该中心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教育室主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干部、其他幼儿园(班、点)负责人、骨干教师为成员组建机构。乡(镇)幼教中心下设办公室在乡(镇)中心幼儿园,由中心副主任(中心幼儿园园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
2、明确职责:
(1)对全县、乡(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作全面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调整全乡(镇)幼儿园(班、点),保证入园率达标。
(2)对县、乡(镇)辖区内的幼儿教育机构(含民办幼儿教育机构)进行业务管理与指导,切实发挥“教研科研中心、信息资源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保育教育示范中心”的“四个中心”作用。
(3)对全县、乡(镇)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收费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收取、统一管理、统一使用。避免幼儿经费挪作他用。
(4)建立健全县、乡(镇)辖区内幼儿教师档案,全面培训、培养教师。
(5)对县、乡(镇)内的幼儿读物(含学前班教材)征订工作进行数量、种类等统计上报,科学分配。
(6)填写、整理业务档案资料,负责各种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l 河北兴隆县逐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幼教管理网络。以网络为依托,常抓不懈。把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师资培训紧密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县幼教干部为核心,乡镇幼教视导员为主体,县乡村示范园为示范辐射点,有组织,有分工的工作网络,发挥幼教专业人员的行政、业务才能,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乡、村偏僻分散的班点。
l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领导机构,健全管理组织。县成立了以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教科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局、卫生局、妇联、团县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幼儿教育领导机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乡级领导机构,形成了以政府和教育部门为主的两条教育管理网络:一是县政府——乡政府——村公所教育管理网络;二是教科局——乡中心校——幼儿园、学前班教育管理网络。县设专职幼教管理干部,每个乡镇均任命一个幼教专干,每个乡镇均建有一所以上公办的中心幼儿园,县直所有幼儿园及所有乡镇均建立了一所以上早期教育资源中心。
l 河北定州市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广播电视、公安、建设、交通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同时,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乡镇(办)中心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责成专人负责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各乡镇(办)也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学前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学前教育工作网络,有效地保证了市学前三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l 辽宁省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责任。鉴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些乡(镇)因财力和人力所限,无力承担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责任的实际情况,同时,随着“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把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发展领域,逐步纳入到县统筹的范围。研究、探索建立“县乡(镇)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强化县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职责。
l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李克建分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提出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农村的问题,或者说并不是农村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结构与体制问题,由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学前教育事业在农村发展的经费不能得到国家资助的情况下,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政府就应该正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特别在国家财力已大大增强的条件下,国家应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
提出国家和各级政府从现在起应当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逐步把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这是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农村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益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消除贫困的重要社会干预手段。在未来编制幼儿教育发展规划与制定政策时,必须打破城乡壁垒,在财政投入、园舍建设、师资等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做到城乡均衡,从而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幼儿教育服务体系。在现阶段,各项政策和资源首先应当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幼儿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
要改变过去举办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状况,构建起以县为主、统筹协调的体制。由于乡级财政本身的脆弱性,加上现在国家不再征收农业税,使得乡级财政承担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责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农村幼儿教育的提供主体必须提高到县级政府。同时,还必须明确不同层次政府的职责,把以县为主和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结合起来。中央政府应负责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的制定,基本服务的供给与协调,从根本原则上解决机会均等、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的问题;从中央到省、市政府,都应注意加强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各自承担不同的比例,加大对欠发达县区的学前教育经费的财政性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