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区域教育的发展有高见的话,请来竞标!
你对学校特色品牌之路的建设有高见的话,请来竞标!
你对好老师的培养有高招的话,请来竞标!
你对让每个孩子都能精彩成长有高招的话,请来竞标!
经济领域常用的一招——招投标,在教育科研领域也派上了大用场。下城区教育局首创的“科研课题招标制度”,继2004年推出后迎来第二轮招投大行动:下城区教育局昨天召开2008年教科研工作会议,邀区里区外省内省外的教育有心人见仁见智,共同执笔27篇“实用论文”。不要小看这一篇篇“论文”,第一轮顺利结题的课题,已成为今天下城区域教育发展的“一号作战方案”、“二号作战方案”……
■一位教育局长的精细算盘
“借脑行动”借来了“柔性人才库”
“怎样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怎样促进教育特色品牌建设”、“怎样加强国际合作”……本来这是教育局班子自己想破脑袋的事,现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招投标活动招来了一队“高级外援”,一个月就收到标书46份。这个“高参、顾问”的位置吸引了省内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外,还吸引了上海、江西、湖南等省外教育专家、学者前来投标,甚至还吸引了媒体、法律界人士的参与。
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有个“算盘”:“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只要是人才,不论其人事关系,财政关系等等,只要为我所用我就欢迎。这个“算盘”为区域教育争取了一个取之不尽的“柔性人才库”。
为老师开设了一门“做中学”课程
招投标活动也点燃了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的“论文”热情。来自辖区内80%以上中小学、幼儿园递交了近百个“草根”课题,“新班集体建设”、“网络环境”、“阳光体育”……题题都是眼下的教育热点、教育难点。为此,第二轮课题招标活动特别增设了14个“内部项目”,整合课题,建立校际合作。如《基于“智慧学生”培养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实践智慧成长研究》、《地域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课题,都已成立了多个学校参与的研究团队。
周培植感慨地说,以往,很多老师都在评职称时才被动搞一些课题,对于区里安排的科研任务会有一些畏难情绪,热情不高;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合作,重复经营课题,却又很少能共享科研成果。课题招标不仅给课题研究引入了竞争机制,更在教育科研领域形成一种合作攻关的氛围。
周培植亮出了另一个“算盘”:“做中学”教育红遍中国,这种探究自主的有效学习方法不仅要让孩子受益,也要让老师受益。课题招标,好比是面向全区老师开设的“做中学”课程,鼓励每一位老师边教边学边提炼,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是这个课程的考核标准。
■这些课题改变着身边的教育
第一轮招标课题截止2007年年底,共有9个课题结题,出版论著12部,获省优秀奖、一等奖2项,市一等奖1项,市二等奖1项,还有4个课题尚未结题;第二轮招标课题包括对外项目13个,对内项目14个。这些研究课题选取的都是很“民生”的话题,都是当前教育界碰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其科研成果最终将转化为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教育实事。
课题:《0-6岁幼儿亲职教育的理论》亲职教育的实践
解读:
教育从零岁开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建立“学前儿童整合性服务”必然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长期以来,0-3岁婴幼儿教育没有真正成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0-3岁婴幼儿入托的为数不多,大部分在家中由父母、祖辈们或保姆进行抚养。也就是说家长成了0-3岁婴幼儿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能力在影响婴幼儿发展中显得更加关键。这也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所在。
下城区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经费,对全区幼儿园园长、教师及0到3岁婴幼儿家长、看护人进行培训,还组织相关老师上门为近千户家庭进行指导服务。下城区的目标是,到2010年,0到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的受训率一个都不少,力争达到100%。
课题:基于智慧学生培养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解读:
“智慧学生”这一概念的提出,直指“高分低能”,有的孩子会读书,但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这是教育的悲哀。教书育人,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新时代需要的是,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思考、思维活跃,能发现问题,并且会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具有多技能、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如果老师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学习者,那么老师就会把学生看做是要靠灌输才能学习的个体;如果老师把学生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那么老师就会引导学生采取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让老师转变学生观,最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题:地域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解读:
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承载着发展乡土与地方文化工作的重大责任,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改变文化资产保存观念:由“保存”转为“活化保存”,所谓“活化”保存,是指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束之高阁仅供瞻仰,只有在居民以及孩子的学习和参与保护中它才能焕发新的生命价值。
地域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许多学校纷纷拿出了语文、历史、美术等等学科的设计方案,沙孟海书法艺术、都锦生丝织艺术、孩子巷98号等身边的文化,走进了孩子的课本。本土气息越浓的教育内容越有生命力,在孩子们身边的资源就是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老师”。而热爱家乡,是建设家乡这一社会责任的动力源泉。
■几位重量级人物的夺标感言
浙江省教科院方展画院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院长,刘力、徐小洲、汪利兵、杨明等教授,浙江省基教处副处长方红锋,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建平,杭州市教科所所长施光明,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徐云教授,杭州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朱向军博士等知名专家出席了招投标仪式。第二轮13个对外项目课题,吸引了一个重量级的专家智囊团参与研究。
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步维艰 要花大力气研究“轻负高质”
方展画(浙江省教科院院长)
我首先是被这种竞标的方式吸引了,这种开放、集成、灵活的科研方式在教育界有着重要的示范价值。其实我们也需要了解教育一线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这个科研竞标等于开了个“绿色通道”。
我参与《区域性实施基础教育“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这是浙江省教科院和我个人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步维艰,可以肯定的是,沉重的压力下出不了成果。这个课题对切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让我们的先进教育经验 到国际舞台上去晒一晒
汪利兵(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2002年开始,下城区教育局和浙江大学APEID中心合作以来,已连续五年承办了“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这么一个国际性的会议上,不能光学着怎么接待四方来客,还要琢磨琢磨如何从不会交流,到学会交流,最后主导交流。
一位法国人曾经说过:在学会输出生活方式输出价值观之前,中国永远成不了超级大国。这话有一定道理,我们在革新,但我们没有把革新的经验传播出去。担任《下城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的机制研究》课题的首席研究员,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就是探索一种“输出”的模式与机制,让我们先进的教育经验走出国门,也站到国际舞台上去晒一晒。
教育科研是一种应用研究 不能坐在书斋里指点江山
施光明(市教科所所长)
团队合作的科研形式,任何领域都十分强调。诺贝尔奖,也是一个首席加一个团队的集体研究模式。有句话说得好,“集大成者得智慧”。
教育科研是一种应用研究,不能光坐在书斋里指点江山,要走到一线捕捉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科研招投标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桥梁。我助力研究《以教育的多样性促进区域性教育特色品牌建设的实践研究》,这是一个影响到未来教育走势的重要课题。
■全省首个均衡发展实验区的理想
学前4年入园率争取达到100%
力争全区中小学全部实现小班化
在昨天举行的下城区教科研工作会议上获悉,下城区教育局《中小学新班集体建设的研究》等10项课题被立为浙江省200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下城区成为浙江省教科院授予的全省首个“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
这个实验区的理想是:力争到2010年,全区优质教育覆盖率达95%以上;学前4年入园率争取达到100%;力争全区中小学全部实现小班化;投资2.4亿元,新建、改进幼儿园和中小学20余所,力争85%的学校成为浙江省Ⅲ类以上标准化学校。
下城区提出,将加快实施“优南、强中、快北”战略,实现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南部地区集中了一批办学时间长、教学质量高的名校、特色学校,引导这些学校追求办学特色品牌,造就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名校群;朝晖地区教育质量名列全区前茅,要通过教育文化建设,特色品牌建设,帮助中部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北部地区作为教育发展的新兴地区,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倾斜政策,加快北部学校的发展;大力实施名校集团战略,通过名校输出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育资源等,与相对薄弱的学校或新办学校结成联合办学体,促进弱校新校快速成长。
- 下一篇:跨出独自行走的第一步
- 上一篇:无资质却成供应商 调查:无资质奶如何进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