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幼教快讯 » 正文

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新疆两基攻坚特色与亮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25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411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教育为本”的思想,坚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等种种困难,使我区“两基”攻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塑造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象,“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拓了素质教育的新天地,“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实施“两基”攻坚尤其是“寄宿制工程”、 民汉合校、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补助贫困住宿生、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等项目的有效实施,新疆办学条件得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巩固,“双语”教学推进步伐加快、力度加强,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有81个县(市、区)实现“两基”目标,全区地方“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0.99%,与“工程”项目实施前的2003年底相比,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8.24%,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3%以下,“两免一补”受益比例达到91.53%,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05%、97.24%,2005年自治区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8.93%。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坚强合力

  到2007年全区实现“两基”,是自治区本届政府提出的重大目标,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切实将“两基”攻坚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真抓实管。2003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规划》颁布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多次指出:一定要完成攻坚目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由自治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并与相关部门、地区、县市签定了“两基”攻坚目标责任书。实现“两基”攻坚以来,为了及时解决攻坚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两基”工作,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县乡、学校实地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制定出台关于“两基”攻坚的重要政策。特别是去年年底,在自治区召开的党委常委和主席联席会议上,王乐泉书记亲自听取“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会议决定,自治区将用四年左右的时间消除和改造2000年前先期“普九”的经济困难县(市)中小学危房、基本解决全区“普九”欠债、解决2000年前先期“普九”的经济困难县的教学仪器、体音美劳卫设备和图书资料短缺问题。这次会议有力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区“两基”工作的几大难题,确保了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充分说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两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完成“两基”攻坚任务的决心。今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自治区“两基”攻坚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作重要讲话,全疆有7000多人参加了第一阶段的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是新疆“两基”攻坚工作以来,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工作会议。进一步昭示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抓好“两基”攻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拉开了自治区“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序幕。会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 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对我区全面完成“两基”攻坚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为了加强对各攻坚县市的指导力度,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先后于2004、2005年,分别在阿瓦提县、尼勒克县召开“两基”攻坚工作现场会,加强对各攻坚县市之间的借鉴交流,为各地“攻坚”工作鼓劲加油、献计献策,纠错补差,有效地帮助各攻坚县市解决问题,创新思路、勇于进取,两次会议都极大地调动了各县市实现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各攻坚地区、县市党委、政府切实增强了抓好“两基”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地相继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有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两基”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两基”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两基”攻坚。各地普遍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基层领导主动抓,‘两基’成员单位配合抓”的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有力推进了“两基”攻坚工作。

  二、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项目支持,加大对“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的投入力度

  一是国家对于“两基”攻坚的基本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

  1998-2005年,中央、自治区通过加大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增加了对贫困地区和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自治区用于我区基础教育的总投入累计达到35.49亿元,其中:中央专项投资达31.04亿元、自治区专项投资达4.55亿元。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西部“两基”攻坚工程、“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极大地改善了“两基”攻坚县市的办学条件。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使新疆2000年底核查中80%的C、D级中小学危房得以改扩建,基本上解决了我区危房多、缺房多的局面。全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全区新增10.3万名中小学生和6.8万寄宿学生进入设施齐全的新校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年播出节目总量达到2700小时。“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库”已拥有汉语远程教育资源640G,翻译录制维、哈语教育资源756课时,国家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为全区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每年投入1.9亿元,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使新疆56个县205万名贫困学生享受资助,2005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增加投入,使“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全区228万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中小学生,占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69.3%。2006年,中央和自治区又投入7.42亿元,实施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全部农村中小学生杂费。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为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我区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明显提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有力推进了“普九”进程。我区农村教师的工资也纳入财政预算,没有发生拖欠教师工资情况。国家实施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全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是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自治区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疆发展的大好机遇,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要求,管好用好中央下达的各类专项教育经费,中央对新疆的支持项目,凡是需要自治区解决配套资金的项目,自治区都想方设法予以保障。2001年至2006年间,全区各级普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有所提高,增长了1倍,普通小学生、初中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增长了5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力度,2004年至2006年,自治区配套8000万元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2006年起,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拿出1.61亿元,地、县配套5600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至2009年,自治区财政、地(州)、县(市)三级财政每年解决2000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县市学校购置教学仪器和体音美劳器材及图书资料;针对今年起实施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自治区已决定拿出2亿元财政资金,分四年到位,作为工程配套资金。

三、坚持从学前抓起、从教师抓起,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近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各地不断加大汉语授课力度,积极推广中小学“双语”授课,大力推进民汉合校。目前,全区民汉合设学校已由2000年的461所,增长到2006年的787所,增长了1.7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相继出台后,全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中小学“双语”班达到5247个,学生数达到15.5万人,中小学阶段进入汉语学校(班)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7.7万人。自治区 “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位推动、各级党政重视支持、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积极拥护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农村学前“双语”教育顺利启动。按照以点带面、分区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开的原则,自治区组织召开了学前“双语”教育工作部署会议,指导各地、州、市制定2006年至2010年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编写、印发学前“双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和教材,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师培训。2006年9月,自治区落实拨付学前“双语”教育经费2244.68万元,5.19万名学前幼儿享受伙食补助和免费“双语”读本,1296名学前“双语”教师享受工资补助,年底又追加965万元用于新增南疆三地州幼儿的伙食补助。南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已全面推开,效果良好。

  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步伐。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呈现分散、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上新台阶,但与汉族教育相比,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学校规模小,教师素质不高。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少数民族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新疆提出的“民汉合校”模式,为此提供了保障。为了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新疆各地大力调整校点布局力度,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合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汉学生在一所学校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民汉教师同处一室,共同学习,共同备课,共同探讨教研教改,各民族教师相互学习语言,对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相互切磋,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交流。和静县民汉合校后,民汉教师们便共同举办教研教改和素质教育讲座,学习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共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汉教师相互传递各种教学信息,相互翻译好的教学经验。各族教师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极大地提高了民汉教师的综合素质。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编了四句顺口溜:“民汉合校就是好,学校到处新面貌。各族兄妹一家人,推着教育朝前跑。”他们还由衷地说:“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放心啊!”民汉合校后,不仅有利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如今,“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民汉合校后的师生心中。各族学生同享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在各族学生稚嫩、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割不断的亲情和友情。

  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指导。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人员深入南北疆农牧区小学进行农牧区汉语双语教学调研,并对一线教师进行汉语新课程培训,组织对汉语课程标准(草案)进行修改,举办《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培训班,培训汉语教研员和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组织拟订了中小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草案;对中小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双语教学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参加中考、会考、高考的办法及相关照顾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措施;与自治区广电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语委会共同举办“校信通”杯全区首届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少儿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多渠道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新疆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双语”教师“一缺二低”的突出问题,自治区采取了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与拓宽中小学教师补充渠道相结合的措施。2003年,开始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成为培养新疆高素质“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已安排6307人参加“双语”教师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在职少数民族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区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支教的教师共有2856人。2005年底,自治区专项下达2516名临时编制,用于因“双语”培训而产生的教师缺额问题;2006年通过启动“人才储备编制计划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了1024名特设岗位教师到农村任教。推行了高校学生赴基层学校实习支教制度。加强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新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稳步上升,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招生与管理工作。内高班、内初班扩招工作进展顺利,分别招生3990人、5000人;继续严格执行“五个公示”,全面实行内高班网上阅卷;严格选派90名内派管理教师赴内地工作;组织开展内高班家长赴内地考察和返疆宣讲活动以及学生暑期返疆宣讲活动;落实内初班经常性费用和教职工编制;制定内初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内初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协助教育部做好内高班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录取率达91.96%。认真实施《2006年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落实招生计划2145人,内地招生高校达到122所;协助教育部完成了首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新疆生源的选拔录取工作,新疆录取硕士生102人,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名列首位。内初班工作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王乐泉书记分别到内初班办班学校视察工作。

  四、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新疆已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自治区本级和地(州、市)县(市)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四是巩固并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其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是“两免一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党委和政府领导亲自主持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教育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各地都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力推动,特事特办。根据中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充分考虑新疆地、县两级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了自治区本级财政的分担比例,建立了符合新疆实际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自治区本级与地县财政按7:3比例承担。自治区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中央的要求和我区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并下发了《自治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实施办法》,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年评定一次。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元,各地可根据寄宿学生的贫困状况在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上设立不同等级的补助标准。

  2006年,全区共拨付7.56亿元使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收学杂费和享受提高生均公用经费的人数达到239万人,228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15.76万名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为我区普及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由于自然、历史和经济的原因,新疆农牧区的中小学存在布局分散、教育投资效益低、教学质量差的问题。2003年,全区共有县镇以下农牧区普通中学1292所,在校生106.01万人,平均班额41人,其中,不足25人的教学班有1318个,占农村班级数的7.1%。有县镇以下农牧区小学 5126所(另有教学点1063个),在校生189.20万人,平均班额28人,其中不足25人的教学班有21436个,占农村班级数的3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2003年出台了《关于自治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指导意见》,提出了六项指导原则:坚持就近入学和规模化办学的统一;坚持民汉合校和推进“双语”教学的统一;坚持办好走读学校和发展寄宿学校的统一;坚持城乡统筹和兵地融合发展的统一;坚持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统一;坚持先规划调整和后投资建设的统一。按照这几项原则的要求,我区中小学教学网点的服务半径为3公里~5公里,山区和牧区由各地自行确定。布局调整后,平原地区的初中每校一般应达到12个班、班额50人,校均规模在六百人以上;山区、牧区初中一般应达到9个班、班额40~50人,校均360~450人。平原、山区和牧区的小学校均班数要求与初级中学相同,平均班额可低于初级中学每班5~10人。

  与2003年相比,截至2006年底,新疆中小学布局调整在有利于“普九”的前提下,坚持小学就近入学、中学适度集中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农牧区普通中小学校数减少了958所,减少了14.93%;在校生数增加了6.78万人,增加了6.40%;农村初中校均规模由2003年的820人提高到2006年的893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由2003年的369人提高到2006年的398人。对于撤点并校后的原有校舍,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以利用:1、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与其他中学合并之后,原有的校园留给小学部,小学部的规模相应的扩大。利用中学所留的建筑用地,各学校积极建设新的教学楼、教室,或者建设学生宿舍楼,教师行政办公用房及生活用房,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2、小学校点合并或者撤点后,一部分留给办设学前幼儿教育,尤其是“双语”学前幼儿教育。另外的部分学校则交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和使用。3、我区因布局调整而撤点并校的原校址若还没有具体的使用方案,则交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和使用,必须用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区农村中小学校的校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校均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教育发展的整体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新疆“两基”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区“两基”攻坚工作必将取得新的成绩,教育事业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广东学前教育网网讯)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