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13年,福建省下达资金4亿多元,支持全省358所公办园建设,补助1830个农村幼儿园班;厦门市则为18个新建公办园投资10888万元。也就是说,省里的4亿多元要分给358所幼儿园和1830个班,市里的18所新建园平均不过分到605万元,而这边一所幼儿园改建,就花了3000万元。
当然,这并非说厦大幼儿园“吃”掉了巨额公共投入。按照厦门市有关规定,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最多也只能获得100万元的财政补助。也就是说,如果严格遵守规定,厦大幼儿园的3000万元建设资金,几乎全部靠自筹。
一所幼儿园能有这样的筹资能力,无法不令人感叹。可以肯定,新园舍的投入使用,将使这所“厦门市幼儿教育的窗口单位”进一步强化在家长、老师心中的优势地位,而这种优势地位将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而社会的忧虑正源于此。
学前教育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是在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必须将公平置于重要位置,充分考虑普惠性,建豪华幼儿园显然与教育公平相背离。当公办园的学位还不足以满足民众的入园需求,当“赞助费”还存在于公办园的入园招生中,当民办园提升办园水平的努力还受到种种掣肘,当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时,一所豪华海景幼儿园的出现,并不值得我们投以艳羡的目光,更不具有示范效应。
这样说,并非是要指责一所幼儿园为了自身发展做出的努力。只是我们更希望,各方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尽可能照顾到最需要得到支持的环节和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群。毕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而幼儿园又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