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记者调查到的现实情况是,夏令营、兴趣班需要不菲的费用,部分幼儿园又不收园外的孩子,导致家长们将目光投向了家门口的民办小型幼儿园,使得此类幼儿园的暑期人数出现了明显增加。
双职工及流动家庭
需要暑假“保姆”
李明富是东海人,几年前他把家搬来新浦,和妻子在社区附近的菜市场贩卖蔬菜。两口子一忙起生意就没白天没黑夜,儿子不到3岁就被送进了东海的一家幼儿园,由李明富的父母帮着照看。
“暑假我就想把孩子接过来跟我们俩亲近一些,这也有利于今后对他的教育。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弟弟刚刚也生了个儿子,我父母得过去照顾他那一家子,所以暑假,儿子必须跟着我们。”李明富说。
可李明富和妻子平时起早贪黑,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平时真是没法看孩子,这个暑假的头几天,他俩把儿子带在身边,可市场里人来人往,他和妻子忙着生意还得留神孩子,生怕有个闪失。夫妻俩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得给儿子找个地方。
“这个地方起码不冷不热挺舒服,孩子有地方玩、能学到东西,还能确保安全,最好还能有东西吃,收费要合理。”李明富说自己打听过很多地方,夏令营和兴趣班因为孩子太小不合适,有的大一点的幼儿园又不收“短期的外来户”,所以打听来打听去,他最终把儿子送进了家门口的一家民办的小型幼儿园。
“上两个月就行了,等开学了我就把他送回东海。不过我们到那儿一看,民办小型幼儿园暑假也收了不少暑期班孩子,都跟我们一样,平时没时间照看孩子。”李明富说。
幼儿暑假“看护”机构
各有各的难处
暑假期间,港城的小孩子们多在各类夏令营、兴趣班内度过,借着暑假学点知识、练习些特长,但是对那些学龄前幼儿来说,夏令营、兴趣班显然不太适合。资深幼教工作者毛光萍说,不少家长都觉得让3-5岁的小孩子去夏令营、兴趣班心里没底,觉得孩子太小了,自律和自觉性都比较差,如果没有家长陪伴,学习效果可能不会太好。此外,夏令营和兴趣班可能不供应吃的、没有午睡场地等,这也成为很多家长的担心。
“对我们这样的家庭而言,费用也是一大考虑的因素,夏令营和兴趣班多按课时计费,一个暑假下来上千的不在少数,我觉得挺贵的。”李明富说。而很多家长则表示,孩子太小,不指望他们在暑假里学什么,只希望能有个机构托管、看护,让他们能放心地工作。
看来看去,幼儿园是最理想的地方,但是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很多幼儿园的暑期班并非想进就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幼教人士表示,我市的很多大型幼儿园是设有暑期留园班的,但仅仅面向园内幼儿,也就是说学籍信息在该幼儿园内的孩子可以在暑假期间继续留园,暑期学费放在上、下半年学费中缴纳。
“我们知道社会上有这样的暑期临时性需求,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有孩子进来了我们就得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孩子的信息,请他们审批,可暑期班是临时性的,而且人员流动性太大,申报手续太繁琐。”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大型幼儿园只接收园内幼儿的原因还有一个责任承担的考虑,也就是说,一旦这些临时来园的孩子出现事故,园方就必须承担责任,很多大型幼儿园不愿意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民办幼儿园“钻空”
市民呼吁社区介入
夏令营不适合,大型幼儿园不易进,民办小型幼儿园成了家长们的选择,而处于发展阶段的民办小型幼儿园也愿意进入市场填补这项空白。
毛光萍的幼儿园正常学期内是有100多个孩子,现在已经逼近200个,这多出来的几十个孩子就是暑假临时托管的孩子,毛光萍说,这些孩子都是周边居民的子女,有双职工家庭,也有流动子女家庭,还有来亲戚家过暑假的孩子。
“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应家长们的需求开办了暑假班,孩子人数增加的很快,我们就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拓展了教室空间,添置了幼教器材,又扩充了教师队伍,不过我感觉这种需求还在与日俱增。”毛光萍说。
李明富对儿子现在的状态很满意:“他等于在暑假里接着上幼儿园,有老师看着、小朋友陪着,我们家长就轻松很多了。”但他觉得,除了幼儿园,似乎还应该多开辟一些暑期幼儿托管的渠道,形成多元化竞争的形势。
居民苏振海呼吁社区积极献力填补这个空白:“譬如社区,就可以考虑介入这块市场,现在很多社区都有阅览室,但这都是很初级的。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趋势,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流入城市,因为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很难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参加夏令营、兴趣班等商业性质的暑期活动,在目前的学校、家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依托社区力量,成立暑假托管中心,同时,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