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好出,文章难做。对于那些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有幼儿家长说,幼儿园安排孩子做手工,基本是在“拼娘”。我感觉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反映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现实状况。
由爹妈帮办、包办、代办孩子做手工,可能不了解情况的人,包括相当数量的老师、教育专家都会抱怨家长过于认真,没有领会学校、幼儿园布置手工作业、亲子作业的初衷。可如果你能从一位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就会发现面对自己焦头烂额的孩子,面对远远超出他们能力的手工作业、包括部分书面作业,家长帮办、包办、代办,应该是当时唯一可行的选择。因为要手把手地教会孩子那些复杂的手工制作,需要家长拿出整天的时间来,需要他们做“全职父亲”、“全职母亲”,而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多数儿童家长来说并不现实。他们需要工作、需要做家务、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拿捏好分寸,监督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只是他们众多社会、家庭职能当中的一项,不会成为他们生活和生命的全部。而如果学生、幼儿家长真的将教育孩子作为自己生活和生命的全部,那将是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悲哀。因为如此周而复始,每一代人都走不出“被‘全职家长’教育→结婚生孩子→当‘全职家长’”的怪圈,那我们的社会将彻底崩盘。
学校、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想化的状态,不能由老师、专家向壁虚构、想入非非、自鸣得意,而要立足现实、以人为本、科学评估。有老师们说,“亲子作业重在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并非家长大包大揽。”有专家建议,“家长应由代劳转为协助。”有幼儿园称,这只是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亲子互动机会”。这些说法都过于“超脱”,说白了这都是些“站着说了不腰疼”的废话。哪个家长不明白培养孩子动手动脑习惯的道理?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只是适当帮助、有限参与,而最终能看着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关键学校、幼儿园布置的那些高难度作业,连家长自己做都相当困难,何况是孩子。家长在规定时间“协助”不完,又怎能不去越俎代庖?作为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你会允许学生给你交来“半拉子作业”吗?亲子互动是好事,但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拿出整天的时间来搞所谓“亲子互动”。学生家长,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太多,需要承担的任务太重,不可能只围着学校、幼儿园老师的指挥棒转。
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确实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习惯,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但超出孩子承受能力的、一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的手工,他们就不会去想象,也不会去动手,只会成为家长制作的看客。甚至看也不看、管也不管,只是充当一个老师命令的传达者、家长作品的传递者。这对孩子动手动脑又有什么帮助呢?我感觉,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布置孩子做手工,包括其他一些实践性作业都是可以的。但老师必须在布置作业之前,做好“下水试验”。看看孩子们到底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或半独立地完成这些任务。许多难度较大的制作,还要在班上带领孩子们试做,估算一下多数学生能不能学会、能不能在规定时间里真正完成。
如果老师对自己布置的作业的难度、耗时都不了解,就去盲目地布置作业、下达指令,那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职业道德的,对孩子的成长也将有百害而无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