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自从其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与“失去关爱”“孤单寂寞”“隔代教育”“心理压抑”等词语紧密相联,而如何关爱这些“留守儿童”,也成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毕竟,他们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教育发展的关注。
随着年轻一代外出打工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再苦不能苦孩子”,对于身为父母者而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代年轻父母,已经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条件,更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于是,在“缺钱也不能让孩子缺爱”的清醒意识的引导之下,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远赴异地。至此,“留守儿童”可能就会被“候鸟儿童”所取代。
这是社会的进步,然而,这一进步,还必须得到各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当大量的“小候鸟”涌入到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时等大城市时,当地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准备了吗?“小候鸟”的涌入,不是来寻找工作的,而是要接受教育的。那么,他们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吗?以北京为例。整整两年前的今天,星岛环球网报道,2010年6月之前,北京市的朝阳、石景山、昌平、大兴、丰台等区将完成面积不等的动迁。据不完全统计,有30所以上的打工者子弟学校将消失,其中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超过1万名。2011年8月25日,《法治周末》就刊发了《打工者子女无处安放的课桌》的报道,北京数十所打工子弟学校面临关停境遇,虽然相关部门作出承诺,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失学,可是公立学校高额的费用以及要办的各种手续,还是成为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横亘在公立学校和打工者子女之间。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一道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彻底消除了吗?
我们相信,在社会与政府的关注中,这些问题,多少已经得到了解决。不过,离我们的期盼与社会的要求,可能还是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因为,我们不仅要解决“小候鸟”的入学问题,也必须考虑紧随而至的升学问题。然而,异地高考,依然是举步维艰。这边是无法逾越,那边是举步维艰,“小候鸟”的命运与未来,值得我们关注。
当“留守儿童”向“小候鸟”转变之后,我们再也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的父母了。此时,他们的父母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剩下的,就看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了。关注他们的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关注我们民族的未来。(范德洲)训部2012秋季班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