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关注 » 正文

专家研制幼儿会话语料库 探寻孩子学说话之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8  浏览次数:430
广东学前教育网资讯频道导读: 爸爸妈妈说普通话,奶奶爷爷说南通话,外婆外公说常州话,宝宝还会说话吗?别担心!多语言家庭中,宝宝“开口”时间或许晚一些,但掌握语言的能力反而强,3岁后多种语言张嘴即来,而且跟什么人说什么话。
 爸爸妈妈说普通话,奶奶爷爷说南通话,外婆外公说常州话,宝宝还会说话吗?别担心!多语言家庭中,宝宝“开口”时间或许晚一些,但掌握语言的能力反而强,3岁后多种语言张嘴即来,而且跟什么人说什么话。
 资料照片
 
  记者昨日从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了解到,经过专家们长达7年的追踪记录,“幼儿汉语(2-6岁)日常会话自然语料库”已经建成,专家们通过分析语料库中孩子稚嫩的语言惊讶地发现,这批“05后”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比过去提早了1岁。扬子晚报记者 蔡蕴琦
 
  最新揭秘
 
  多语言家庭的孩子语言能力强
 
  现在的孩子学说话比过去“早”了1年
 
  “幼儿汉语(2~6岁)日常会话自然语料库”的主持人、南京师大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李葆嘉教授告诉记者,孩子们怎么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又怎样从零言碎语到说完整的话,一直是个不解之谜。“依据个体语言成长论,我们试图弄清幼儿的语言系统是怎样逐步建构起来的。”为了破解这个谜,项目组成员从2006年开始追踪记录2~6岁幼儿生活日常话语。这些孩子中,最早的生于2003年。把录音笔挂在孩子身上,原汁原味地记录“真实话语”。专家们通过分析语料库中孩子稚嫩的语言惊讶地发现,这批“05后”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比过去提早了1岁。
 
  两岁宝宝就会说2830个词汇
 
  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发现,如今孩子的语言平均发展水平提高惊人,语言早熟现象相当普遍。“如今两岁段的孩子会说的词汇量相当于过去3~4岁的孩子,语言智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父母一代的幼儿时期。”两岁女宝宝DD来自大学教师家庭,与她一起生活的还有爷爷奶奶。从DD12个月开始,在家长的协助下,对她的日常会话随机录音,一直跟踪录音1年。“根据一年的跟踪语料统计,从小姑娘嘴巴里蹦出的不同词达到2830个。其中,可以确定为常用的词,有600~800个。”
 
  李葆嘉教授分析,当代中国汉语幼儿用词量很高的原因,有三种因素促使如此。第一,交流对象成人化,促使语言早熟;第二,智力开发早期化;第三;启蒙媒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图书,电视节目、电子作品等成为幼儿的日常读物。“我们追踪的大部分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说,DD家庭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女孩学说话的确比男孩快
 
  “我家是男孩,1岁了还不会叫人,急啊!隔壁家女孩,比我们还小,已经会说好多话了。”不少男孩的妈妈为孩子晚开口说话焦虑不已。研究证明,女孩学说话的确比男孩快,“这是男孩女孩发育之间的正常差距。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晚发育4个月,我们的研究也证实女孩学说话的确比男孩快。”如果男孩1岁半以后还不会喊爸爸妈妈,可以到医院检查,到底是发音能力问题,还是认知能力发展问题。
 
  多语言家庭的孩子语言能力反而强
 
  “爸爸妈妈说普通话,奶奶爷爷说南通话,外婆外公说常州话,宝宝还会说话吗?”南京的一位妈妈王女士烦恼得很,孩子快1岁了,还没张口说话呢,只会发“啊、咦”等音,“这可能跟我家的语言环境太复杂有关系吧?”王女士说,她和丈夫都是外地人,双方父母轮流过来带孩子。平时她和丈夫都跟宝宝说普通话,爷爷奶奶是南通人,他们之间说南通话,跟宝宝有时说普通话,有时说南通话。
 
  “宝宝到底该学哪种话,我想他肯定很晕。”王女士说。不过,李葆嘉教授认为,在多语言(包括多方言)家庭中,长期来看,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反而更强。一种情况是“一亲一语”家庭,妈妈说一种语言,爸爸说另一种语言。父母用不同的语言跟孩子说话,通常情况下两岁之后孩子会熟练说两种语言。还有一种情况是多语言家庭,“不是一亲一语”。比如妈妈说汉语,爸爸说越南语,保姆说的是罗马尼亚语,他们都用各自语言和孩子交流。到了两岁孩子还不会说话,可是隔不多久,某天他突然能在三种语言中转换游刃有余。“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跟谁用哪种语言,这就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神奇能力。”
 
专家担忧
 
  儿童语言“早熟”倾向明显
 
  专家建议多和同龄人交流顺其自然
 
  在李葆嘉教授看来,家长过度干预会造成孩子语言的“早熟”。“通过追踪我们发现孩子语言早熟倾向明显。”很多孩子说着成人的语言和语气,比如3岁孩子冒出来嗲嗲的一句“你当心点,知道吧?”“如果不给酸奶,今天你别吃饭了。”语言早熟常常伴随着心理早熟。李葆嘉教授认为,孩子说话早晚应顺其自然,不能过度干预,“我不建议家长过早开发孩子语言智商,上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在中国的家庭中,常常是6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孩子最缺乏的是和同龄人交流,学会说孩子们的语言。家长需要做的是,首先是自己多和孩子交流,为孩子创造和同伴交流的机会;并有节制地收看电视节目和使用电子产品。
 
  给爸妈的建议
 
  0-6岁幼儿学话时 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根据“幼儿汉语日常会话自然语料库”,可以总结出“幼儿语言的平均发展水平”。“不过,这只是平均水平,并不是标准,供家长参考。”李葆嘉教授说。李葆嘉教授透露,除了正常儿童的这个语料库,他们还将研制语言缺陷儿童的语料库,以获得基本数据。通过与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为语言缺陷儿童提供援助方法。
 
  1岁段(1~12个月)
 
  1~12个月的孩子,尝试发过各种声音。“只要是人能发的音,不管哪种语言中的多奇怪的音,宝宝都可以自发地说出,最常见的如‘铺’音,发这个音时,宝宝的嘴唇不停颤动。”最终在接近12个月时,宝宝的语音定格在母语语音系统上。通过尝试后,他“捕捉”到父母讲话中最熟悉的语音,其他的音就都舍弃了。
 
  爸爸妈妈可以做的:李教授建议,这个阶段,要多进行以妈妈为主、爸爸为辅助的“母婴”互动。“这里的‘母’,扩展开来,也是一个群体,包括周围的亲人。”李教授认为,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妈妈和宝宝互动是从“喂奶”开始。哺乳中一边摸着孩子的小脑袋,一边轻声和他说话,这是最佳的母婴互动。爸爸和其他亲人也应承担起责任,尽量多和孩子说说话。
 
  两岁段(13~24个月)
 
  一般来说,13个月后,宝宝开口喊爸爸或妈妈了。但只会只言片语。比如,在说“苹果”之前,宝宝很早就知道苹果可以吃、可以玩。但还不会连贯表达“要吃苹果”。宝宝通常说“果果”就表示“要苹果”。也可能只说“妈妈”,这里的“妈妈”并不是称谓。宝宝的小手不停挥动,眼睛盯着苹果,其话语行为的整个信息是“妈妈拿苹果”。依据语境,“孩子的妈妈一下就懂了。”两岁段是孩子语言的初步发展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3~15个月单词句为主;16~18个月逐步出现双词句;19~21个月双词句为主,蹦出三词句。22~24个月三词句增多,甚至出现了多词句。
 
  爸爸妈妈可以做的:李教授建议,这个阶段,父母最重要的是诱导孩子说完整的话。比如孩子说“要”,明明你知道宝宝要什么,但别立即拿给他,而是问:“宝宝要什么?”宝宝还是说一个词“苹果”,父母可以再问:“要苹果?”于是宝宝就会把“要苹果”联系起来。下次,想吃苹果时,宝宝就可能说出双词句“要苹果”。再增加一点难度,父母可以说“宝宝要吃苹果吗?”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渐渐学会说“宝宝要吃苹果”了。通过反复诱导和互动,完整的句子就会从孩子嘴巴里蹦出来了。
 
  3岁段(25~36个月)
 
  在这一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在日常会话中,宝宝的角色由被动或“受控”的状况,向主动的或“反控”的状态变化。宝宝开始提问,开始主动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带宝宝到公园去玩,宝宝会好奇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也会说“玩得很开心”了。
 
  爸爸妈妈可以做的:李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别打断孩子的提问,也别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做一个倾听者、启发者,让孩子享受控制语言的快乐。
 
  4岁段之后
 
  孩子已经能够熟练说母语了,运用一些语言“伎俩”了。想吃冷饮了,会说“我把玩具整理好,你给我吃冷饮吧。”等玩具收拾妥当,立马跑来,“收好了。”言下之意是“冷饮呢?”经过5岁到6岁,孩子掌握的语言已经与成人日常语言差不多了。唯一不同的是,成人语言中有更多的文化词和行业用语,并且还会运用书面语言。而我们的孩子,则需要到小学进一步学习了。
 
  爸爸妈妈可以做的:李教授建议,这个时候多听孩子讲自己的感受,多听孩子讲故事,包括自己编的故事。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