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一起尽情歌唱
让孩子独自唱歌,可能有的孩子会产生羞怯、不愿唱,甚至逆反的心理。如果让孩子加入合唱,则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机会,孩子会更乐意参与。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声音。合唱是一个整体协调要求较高的音乐活动,在合唱活动中,各个声部要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合唱中要求幼儿不但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而且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和伴奏的声音,要在合唱中和其他小朋友相协调一致。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合唱歌曲时,会出现有人唱得快,有人唱得慢,有的人声音特别大的情况。在一段时间的音乐活动后,幼儿逐步开始注意自己的声音是否与集体相一致,并会自己找出一些调整的方法,例如在歌曲《春晓》演唱到高潮部分“啦啦啦”时,有些幼儿会突然提高声音,也有幼儿会出现“抢唱”现象。老师可先让幼儿倾听一遍原唱歌曲,引导幼儿听听原唱歌曲中是好多小朋友一起唱的,但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好像一个人那么和谐。然后把小朋友排练的歌曲录下来,让幼儿对比一下,让幼儿自己分析原因。
给幼儿积极、具体的鼓励。老师还应仔细观察幼儿调整声音、主动和小伙伴配合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表扬。在合唱时,老师要及时鼓励孩子,如“小朋友们一起唱歌,真好听”、“小朋友们配合得真好”等。例如在演唱《猫虎歌》时,孩子们在演唱时有的当老虎,有的当猫,互相合作,场景性非常浓厚,再加以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会让孩子们感到兴奋不已,帮助幼儿建立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意识。
敲敲打打中体验合奏乐趣
幼儿比较喜欢无意识地对某种物品进行敲击,十分地投入和满足,在摆弄和游戏中体会音乐的乐趣。教师对幼儿的这些“敲击”稍加引导就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如果单独一个幼儿进行敲击时,发出声音会比较单调,几个幼儿一起来对某种物品进行敲击,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丰富、饱满。
培养幼儿对声部协调的敏感。幼儿在进行打击乐练习时往往只关心自己敲击打击乐而不管别人或别的打击乐是否与自己相协调,凭自己兴趣进行敲击,这需要对幼儿进行同伴合作的练习。让每名幼儿知道自己是这个乐队的一员,必须通过合作,演奏才能成功。需要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多给幼儿听、看、练,逐步培养幼儿对声部协调的敏感性,让幼儿自觉地进行协调。如在打击乐《斗牛士进行曲》的演奏中,孩子们往往顾此失彼。老师首先让幼儿听听别人是怎样演奏的,体验一下大家怎样一起演奏才能更好听,然后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愉快的练习中达到协调。多个幼儿进行打击乐练习时,要自觉控制不同乐器间的协调。不同的乐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要让各种打击乐器完美的结合,需要每名幼儿之间互相配合。例如在打击乐《小雨沙沙》中,沙锤的比重比较大,对沙锤的协调要求比较高,教师可先请幼儿欣赏乐曲,再放音乐让幼儿自己进行敲击;然后听老师演奏、自己演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奏;邀请幼儿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演奏,在愉快的练习中让幼儿达到与其他孩子的协调。
引导幼儿和小指挥达成默契。幼儿在演奏时正确理解指挥手势的含义。排练时,可以先请小指挥发表自己的见解,手势配合简练的语言说明,使小指挥都能尽量清楚、简练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小朋友们都明白;然后,请小指挥不加说明,直接用手势指挥,和其他小朋友配合。随着孩子们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的加深,不断练习,演奏时幼儿和小指挥间的默契程度会越来越高,幼儿之间合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和同伴一起手舞足蹈
集体舞蹈中蕴含合作的快乐。通过舞蹈的形式将每名幼儿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上,使他们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的潜能,让他们在合作中体会乐趣。幼儿在舞蹈中不断地交流,产生协同效应。在舞蹈中,幼儿身体间的每一次碰撞、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都会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例如在跳“接龙舞”时,先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幼儿组成一条“龙”听音乐、做动作,在音乐将要结束时,每组除“龙头”不动外,其他幼儿解散、随音乐重新接龙。又如做舞蹈游戏“开火车”,要求两名幼儿双手搭成山洞,其他幼儿左手搭到前一个幼儿的肩膀上,右手做“火车轮”摇动。“火车”如果跑快了,后面的幼儿会跟不上,跑慢了,后面的幼儿会和前面的幼儿挤到一起。这就要求“火车”既不能跑得太慢,又不能跑得太快,全体幼儿要互相配合,才能使火车顺利行驶。
减少教师对舞蹈活动的干预。幼儿的兴趣是音乐活动成功的关键,教师过多干预会影响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教师若对开放式教学不感兴趣,按自己意愿指定角色、把事先排练好的动作教授给幼儿,就会夺走孩子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抑制了幼儿创造性发展的空间。例如在学习表演舞蹈游戏《小兔乖乖》时,教师把幼儿分成几组,每组由教师指定角色,强行干预幼儿的角色分配和舞蹈动作都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
教师要多给孩子们充分讨论、相互协商的机会。如教幼儿学跳傣族舞时,课前会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有关傣族的风土人情,观看相关的视频,使幼儿对于傣族有了一定的知识。课上,可以请几名幼儿轮流担任领舞,让这些领舞的幼儿把自己学习的傣族知识和舞姿展现给其他幼儿,其他的幼儿可以跟着这些领舞的小朋友一起学跳傣族舞;教师可在旁边引导,示范、讲解舞蹈动作的内涵;教师也可以请其他幼儿介绍自己对舞蹈的构想,并按照自己对傣族舞的理解和其他幼儿一起合作傣族舞的造型和载歌载舞的情景。
当孩子们在舞蹈游戏中产生矛盾时,教师也无需生硬地干涉,引导孩子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可。例如在表演舞蹈游戏《大鹿》时,有些幼儿会因为谁当哪个角色争吵起来。这时候,教师不能强加干涉,而要引导孩子们相互协商,例如轮流扮演大鹿、猎人和兔子的舞蹈角色,让每个幼儿都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对孩子耐心引导,为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创设交往合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人沟通、协商,找到自己喜欢的定位和角色,培养幼儿融于集体的意识,让他们体验共同进行艺术创造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