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争论的焦点主要放在“无性别教育”话题上。这个概念兴起于本世纪初,主要是反对传统观念对男女学生的角色定位,反对用这种带有偏见的方法教育学生。从2008年开始,瑞典教育部花了1.1亿瑞典克朗(约合1630万美元)来促进“无性别教育”。
2010年,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瑟德马尔姆区的埃加利亚幼儿园开园。为模糊性别界限,埃加利亚幼儿园煞费苦心,从房间配色、玩具摆放到书籍选择都经过仔细考虑,防止孩子对性别产生思维定式,力图推动两性平等。幼儿园教师说话时尽量避免性别特征,回避“他”和“她”之类字眼,而使用第三人称中性代词。
园长洛塔·拉亚林说,当有医生、警察、电工或水管工来幼儿园时,教师会使用第三人称中性代词来指代这些人,没见到真人前,“孩子们可以把这些人想象成男性或者女性,这能令他们视野开阔”。
与此同时,瑞典一家儿童服装公司也在商店中取消了“男童区”和“女童区”的划分,很多父母也在博客中热议把孩子打扮得中性化的话题。
一直以来瑞典都是举世公认的在确保性别平等方面最成功的国家。早在1998年,联合国在一次人文调查中把瑞典选为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其“参数”主要是在性别平等和穷人富人之间的经济分配两个方面。
10年后,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各国性别平等排行榜上,排在最前面的依然是瑞典。
但在很多瑞典人看来,性别平等是不够的,还应该达到“性别中立”或“不分性别”的高度,政府和社会应该对所有性别差异实施“零容忍”,彻底消除传统观念中的性别角色定位。所谓“物极必反”,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