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女孩萧萧正在客厅里和她的朋友丘丘一起玩打气球的游戏,两个人边追逐边嬉笑,不一会儿就把原本灰暗而冰冷的冬日房间弄得欢声笑语、活力四射。两个孩子的父母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时不时地朝他们望望,呵护几句。可能是因为跑热了或者是觉得行动不够方便,萧萧随手把外套脱下来放到一旁。萧萧妈妈见了,起身进到卧室,拿了一件薄毛衣出来,温柔地对萧萧说:“萧萧,你来把这件毛衣穿起来!”
萧萧正在和伙伴热烈地挥舞着丝巾,对妈妈的话没有任何反应。妈妈拿着毛衣朝萧萧走近了一些:“来,萧萧,把衣服穿起来!”
“我热!我不要穿!”萧萧故意站得离妈妈远了一点儿。
“要穿!”妈妈的语气加强了一些,但是依旧很柔和,蹲下身来,一边伸手去拉萧萧,一边说:“萧萧,你感冒刚好,快来把毛衣穿起来,不然又要受凉了!”
不料,萧萧身子向旁边一侧,挣脱了妈妈吗:“我真的很热!我不要穿!”母亲被推了一下,重心不稳,斜靠在了沙发上。她申请虽然有些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劝说萧萧:“萧萧乖!你看你都把妈妈弄倒了!来!听妈妈的话,把衣服穿起来!”
执拗的萧萧朝妈妈看了一眼,有些内疚,但依旧强硬地表示反对:“我不要穿!我热!我不要穿!”
萧萧妈妈脸上露出了无奈,萧萧爸爸见状立刻出马,瞪圆了眼睛,严厉地对萧萧说:“不穿不行!你要是不穿,下一次再发烧我还要带你去打针!”
或许是因为畏惧爸爸的威严、畏惧那可怕的“打针”,或许是想尽早结束关于穿衣的冲突,以便快些和朋友去打气球,萧萧沉默了一下,顺从地穿上了毛衣。
分析:
案例中,父母不仅重视着孩子,而且时时刻刻都在细心观察、照顾、保护着孩子,杜绝任何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危险的事情发生。然后当我们把目光投到萧萧与父母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却发现:萧萧的父母让萧萧穿上毛衣,并不是出于萧萧自己的需要,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萧萧需要。依据萧萧父母的判断:脱掉外套的萧萧需要穿上薄毛衣,如若不然她就有可能会感冒。两个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诱哄与威吓作用,最终达到了他们认为满意的结果:萧萧穿上了毛衣。萧萧父母之所以如此坚持自己的要求,在于他们认为这是为了萧萧好,先前萧萧曾经因为感冒发烧并去打过针,那一段经历对于萧萧与她的父母来说无疑都是痛苦的。因而及早防范、避免重蹈覆辙当然是明智的选择。可是父母的想法在萧萧那里却显得有些多余:此刻的她因为争抢跑跳实在是太热太热了,恨不能在脱掉一件衣服才好,可能父母却一定要自己在穿上一件毛衣!无论怎样告诉他们“我热!我太热!我不要穿!”都没有丝毫的用处,父母只相信他们的经验,根本听不进萧萧的表白。
萧萧的父母可以被看作是当前社会中绝大多数父母的缩影,他们的心中、眼里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与牵挂。他们以及替代他们履行教养职责的教师必须尽全力去做对孩子有益的事情,把自己认为好的、安全的东西带给孩子,哪怕是孩子不喜欢、不希望他们那样做的,他们也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他们很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很难听见、听进孩子自己的愿望与行为的理由。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声音过低、过轻,而是因为他们极少会把孩子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独立的人,因为也就很难相信孩子的判断与选择,在他们心目中,孩子的形象始终是和“幼稚”、“单纯”、“不经世事”、“不知深浅”连在一起,而自己则必须把自己的心思和意志倾注在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细心呵护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