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梦婕 通讯员/胡念武)昨日,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组织召开《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题研讨会,征求专家、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顺德区政府利用“大部制”改革后的优势,创新性地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相结合。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个区级行政单位制定该类规划。
住房保障和公共交通水平较低
记者了解到,顺德自1992年实行综合体制改革以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八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由2001年的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2亿元,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14%,占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由26.6%提高到29.2%。2010年人均财政投入1500元,是广东省的1.7倍,佛山市的1.5倍。
目前,顺德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公共教育和医疗保障90%的指标已经达到广东省和佛山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20年的指标要求。与省内的广州、佛山,国内的苏州、宁波等人均GDP水平相近的城市进行核心指标的比较,顺德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4个专项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住房保障和公共交通两个专项发展较弱,仍低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平均水平。
同时,顺德“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也使得目前的基本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街镇、村居的供给。而大量外来人口带来的需求,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城乡不均、街镇不等、本外不均、供需不均等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区政府从全区层面统筹规划,解决市民的切实需求。
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全过程
自今年4月佛山市编制了首个市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之后,顺德区也于昨日对外公布了全国首个区级同类规划。
在昨日的专题研讨会上,编制单位向公共服务领域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镇街代表汇报了《规划》中期成果。据介绍,《规划》涉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两大类,其中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而基本保障类则包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
“顺德的这个规划打破了各部门的行政管理局限,落实到了具体的空间坐标上,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顺德区委常委、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局长杜镜初说。其中,由顺德区首创的均等化规划和具体设施空间布局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该规划更具可行性,更符合区级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
据介绍,《规划》的编制历经一年,编制单位针对10个相关部门进行两轮了访谈和征求意见、两次现场踏勘10个街镇、发放5000份问卷调查……做到了真正的全民参与,《规划》正式成型后还将上网公示,继续征求公众意见。
热点解读
2020年等级幼儿园比例达90%
尽管顺德公共教育整体水平领先于佛山、广州等地,但是等级幼儿园比例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主要体现在优质幼儿园缺乏、教职工与幼儿比例过低等方面,造成了“上好幼儿园难”的现状。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划》明确提出将大幅提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将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事业编制等措施,引进和培训一批优秀教师,通过审批、收回承办权和以评促建三种手段来激励优质幼儿园建设。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将实行工资统发,按照公办小学教师收入的80%执行。预计到2020年,顺德区等级幼儿园比例将达到90%。
步行3分钟可见公交换乘枢纽
调查显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低和硬件配套不足是顺德目前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公交停靠站的建设水平较低,不少镇街停靠站只设站牌,没有划分出具体的停靠位置。此外,公交站场也基本为租用借用场地,缺少政府建设的公交站场。根据《规划》要求,顺德将在2020年前新建公交首末站84处,枢纽站25处,基本实现客运站、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处,平均步行3分钟或者200米范围内,即可见一个公交换乘枢纽。
住房保障重点覆盖“夹心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顺德全区已解决685户低收入户籍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其中廉租房解决624户,经适房解决61户。符合条件的顺德户籍贫困家庭已经实现100%覆盖,完成“保障低端”的任务。下一步,保障房工作的重点会转移到保障中段低收入人群身上,重点覆盖外地产业工人和新就业大学生等“夹心层”。保障房建设类型也会相应转移到公租房和限价房上。此外,政府还将尝试政府组织、开发商建设运营和移交BOT方式,土地捆绑建设和政府与企业村集体合作建设等新的保障房建设模式。
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
根据《规划》,到2020年,顺德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将达到100%,实现全民医保。其中,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和65%以上,其中,职工医保还有可能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此外,顺德还将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其标准,扩大其范围,合理确定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和封顶线,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