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新学期一开始,公办幼儿园就要涨价呢?”“不仅公办园涨,现在民办园也在酝酿涨价,家长真的无从选择”……自上周市物价局提高全市公办集体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消息一出,不少家长就纷纷致电本报,称难堪涨价重负,与此同时也担心涨价会导致幼儿园优质学位更加“一位难求”。
对此,本报记者分别深入10家公办园以及20家民办园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东莞学前教育普遍遭遇“普惠性”困局。“优质公办园挤不进,优质民办园读不起”便是当下真实写照。另外,虽然物价部门对公办园的此轮调价是为了缓和学前教育的现状,但却仍遭到了广大家长的非议。
“靠涨价来解决学前教育现状,治标不治本”。东莞市政协常委、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刘治猛建议,政府应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与此同时,东莞市教育局也表示,未来将采取诸如将幼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等多项措施来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
现状调查
幼儿园遭遇“普惠性”困局
让更多的适龄孩子,入读好的幼儿园;让更多的家庭,负担得起学前教育的费用,这是大家所期待的、真正“普惠”的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作为东莞教育的一块“短板”,和真正的“普惠性”还存有一定的距离。
现状一:公办幼儿园比例不高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虽然东莞幼儿园的“入园率”在全省中也可以排到前列,但在幼儿园中,“公办园”的比例却不算高。
截至去年年底的统计,全市有幼儿园727所,其中,公办集体办园有175所,民办园有552所。公办园比例约有24%。而像苏州、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办园比例大约在70%~80%。更不用说在东莞的公办幼儿园中,还有部分是属于“自负盈亏”的集体办园。
家住花园新村的戚小姐是东莞本地人,然而她女儿也无法入读公办幼儿,她焦灼地告诉记者:“市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严重不足,连户籍人口的孩子都挤不进去,更不用说新莞人的孩子了。”
现状二:质量好的民办园也难进
除了公办幼儿园外,一些教学质量较好、性价比较高的民办幼儿园,学位更加紧张。
家住东泰花园的卢先生,去年在为3岁多的女儿找幼儿园的时候,就亲身体会到了东莞口碑较好价格中档的民办幼儿园的“抢手”。“像东泰爱弥儿那些幼儿园,一般要提前半年报名订学位,我们提前了4个月过去咨询,已经报满了。”而中心凯旋城的杨小姐两年前更经历了半夜为儿子排队报名“入园”的难忘经历。
“入公办幼儿园难,入优质民办园贵”仿佛成为了东莞目前学前教育现状的一大“写照”。而增加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增加幼儿园“普惠性”,也成为了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民生大事。
涨价之前,全市公办幼儿园实行统一标准,收费大约200~350元/月,而相比起来,质量类似的同类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则要比公办园的收费标准高出好几倍。“涨价过后,公办幼儿园的确与同等层次的民办幼儿园在收费上缩小了差距,但是以‘涨价’的方式来缩小差距,能解决问题吗?”采访中,不少家长都表示,不能认同在提倡增加幼儿园“普惠性”背景下,公办幼儿园首先“领涨”。
涨价背后
公办幼儿园
大叹“收不抵支”
幼儿园:收费不提高不利于孩子的培养
“我们能理解家长,但幼儿园也已长期收不抵支呀”。莞城区某市一级公办幼儿园园长称,2009年该园曾对园内生均培养成本进行了核算,当年该园的收费收入仅占培养成本的63%。“具体来说,每年培养一个孩子须耗费4700元左右,然而我们每年从一个孩子身上的收费总额却仅3000元不到,多培养一个孩子幼儿园每年就要多亏1000多元”。
该园长表示,对于市一级幼儿园,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因此过去三年尽管年年亏本,仍尚能维持经营,“但眼下物价飞涨,若收费标准不提高,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难以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也不利于孩子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