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召开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现状,承认全国超过四成适龄儿童没有入园机会。教育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努力扩大资源的同时,对无证幼儿园整改合格后可允许招生。会上还承诺,今年国家有关部门要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同时教育部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具体到长春市的幼教现状,可喜的是儿童入园率较高,全市共有2000余所幼儿园,不完全达标园所仅占1/4,但公办园不足50所。
就全国目前的幼教现状而言,从表象上看,存在几大问题,一个是“入园难”、“入园贵”,一个是“黑幼儿园”大量存在,还有一个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这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源其实是一个,那就是合格幼教资源的极端匮乏,导致幼教过度市场化,而幼教资源匮乏的原因又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幼儿教育缺乏一个明确有力的规划。结果就是公办学前教育少得可怜,而民办学前教育又缺乏系统监管。
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幼儿教育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办状态——学前教育是公家办的,但又基本不属于公共事业,而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附属事业。前些年,企事业单位将其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职能回归给社会,该归政府的归政府,该归市场的归市场,但唯独学前教育这一块,没人接手,于是除了极少量机关和事业单位留下的幼儿园之外,学前教育基本市场化。导致的问题至少表现在两方面的缺失,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基本没有承担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责任,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一个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标准,导致过度市场化的学前教育,不论从收费等市场经营规范上讲,还是从教育规范上讲,都处于一种自由生长状态。不论是入园难、入园贵、黑幼儿园,还是幼教小学化,用这两方面的缺失,就都可以解释了。
所以,要解决幼儿教育现存的问题,要满足广大适龄儿童的成长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就要从这两方面着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一方面,需要扭转幼儿教育过度市场化的现状,加大投入,把幼儿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承担起来,逐步增加真正的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满足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明确、严格、详细的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除了规范收费等经营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规范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在这一点上,与其拿出一个指导性的“指南”,不如干脆拿出一个强制性的教育大纲。因为所谓学校教育向幼儿教育的渗透,说白了是应试教育模式向幼儿教育的入侵,不来硬的不给力,根本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