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小小
本报讯(记者 吴粒萍 董福军 何海华)至2015年,我市学前三年毛入率要达到90%,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目标。昨日,全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对“十二五”时期教育工作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抓住创建教育强市这条主线,把握投入和师资两个关键,大力推进教育发展五项工程建设,构建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以创建教育强市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加大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力度,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创建教育强县(区)进行规划:源城区、连平县2013年完成省教育强县(区)创建任务,东源县、和平县在2014年完成省教育强县创建任务,龙川县、紫金县在2015年完成省教育强县创建任务。至2016年,全市50%以上的镇成为省教育强镇,70%以上的县区通过教育强县(区)督导评估验收,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今年,将有20个镇申报省级教育强镇。我市还将东江教育城建设列为创建教育强市的重点工程,在现有建成的5所学校的基础上,对东江教育城学校布点进行科学规划,争取新建各一所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和小学,引进一所民办高校。至2015年,东江教育城基本实现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在校生达5万人左右的建设目标。
我市将在“十二五”时期把握教育投入和师资两个关键点,确保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投入上,将大力提升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各级财政要健全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合理规划市、县、镇预算内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十二五”时期,各级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必须保证在25%以上,并要求做到逐年提高。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的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同时,创新教育融资机制,大力倡导捐资办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严格规范教育财政管理,促进教育经费管理科学化。我市将强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总体素质,开展师资德育教育,促进广大教师关爱学生,建立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至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8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达标率要达到85%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 以上。积极推进“三名工程”(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建设,至2015年,全市完成50名校长、100名市级以上名教师的培养任务。
至2015年,全市普及学前教育工程,这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实施教育发展五项工程中的第一项工程,其他四项工程包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工程、职业技术教育优先发展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我市将加大投入,创新办学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以加快推进并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为抓手,在财政拨款、校舍建设、教师配置、设备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力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配置,至2015年,全市6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我市将进一步调整全市普通高中布局结构,通过改建、扩建、新建,以及联合办学、兼并等方式,逐步撤销一些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的乡镇普通高中,使普通高中向市区、县城和中心镇集中。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至201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以上。我市将加强市区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构建并完善市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机制,全面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培养模式。至2015年,全市职业技术院校“双师型”教师占在校师生教师总量的50%。我市还将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教育专网“校校通”计划和教育资源下乡计划,积极构建数字化校园,至2015年,全面实现全市独立建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专网覆盖。
■源城
打造“教育之城”
虽然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但作为市区所在地,源城区的学位一直以来都很紧张。不过,随着近几年该区提出推进“五民工程”(育民、健民、乐民、富民、济民),并把打造“教育之城”作为建设首善之区的六大内容之一,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学位紧张压力有所缓解。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源城区累计投入教育资金8.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47倍;小学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保持在98%以上;“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39%,提前一年实现了“普高”目标。去年,该区源西街道办事处成功创建教育强镇,并新开办和扩建了多所中小学校,为市区增加了一批优质学位。
今后一段时期,该区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整合教育资源,抓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今后5年将规划新建9所学校,扩建3所学校,调整或撤并10多所学校。其中今年要确保雅居乐小学、东园实验学校和新江路学校如期开学。
■东源
吸引社会资金参办学前教育
仙塘镇是我市首批成功创建教育强镇的单位之一,其成功经验是东源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缩影。该县在推进“创强”的诸多举措中,有一大亮点是大力创建规范化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
2009年以来,该县以开展广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工作为契机,不断加大投入、创新举措,多元化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发动社会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新建了灯塔镇芳芳幼儿园等21所幼儿园,解决了办学资金困难问题,促进了学前教育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均等化,切实提高教育水平,东源县计划在今后5年内筹资最少3.5亿元投入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其中县财政将连续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乡镇创建教育强镇的启动资金,力争到2015年全县所有乡镇成为教育强镇,确保在2014年之前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县。在去年仙塘镇成功创建教育强镇的基础上,今年将投入6700多万元全力支持灯塔、黄田、顺天、涧头4个镇冲刺“广东省教育强镇”,这4个镇的创建工作将把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和创建规范化幼儿园作为重点。
■ 和平
打造“一校一特色”校园文化
全面实施文化育人,是和平县开展“创强”质量内涵建设的有效措施,也是一大亮点。目前,该县倡导的“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强项”已取得明显成效,如和平中学突出校史文化、福和中学突出教研文化、四联中学突出红色文化、阳明中学突出体艺文化等,该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为该县开展“创强”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该县将继续实施“四个优先”的措施,即在制订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在出台政策时,优先倾斜教育;在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在改善发展环境时,优先关照教育。今年,该县将投入8000多万元,安排彭寨、优胜、青州3个镇创建教育强镇。而在“十二五”期间,该县的教育发展将主要以创建省教育强县为主线,通过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范化建设、中心幼儿园建设、实施文化育人进行内涵建设等进行“创强”,使全县中小学优质教育学位达到90%以上,计划于2014年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县。
■ 龙川
5镇今年完成“创强”
把传统人文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地转变了校风、学风和教风,这是龙川县近年来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该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此基础上,该县今年启动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从今年开始,每年完成5个以上的镇创建教育强镇任务,到2014年全面完成全县24个镇的教育强镇创建工作,从而实现教育强县。该县四都、黄石、鹤市、紫市、登云5个镇已启动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并将在今年内完成“创强”工作。
该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机遇,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确保2014年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围绕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符合市示范性要求等创建目标,该县明确提出,要打好、打赢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现代化装备、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环境氛围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大战役”;要千方百计攻克资金投入、布局调整和中心幼儿园建设“三大难题”,确保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 紫金
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2%和2.2%以下,这是近年来紫金县大力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之一。
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以及强化管理的同时,该县还很注重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对口帮扶力度。该县开展了“千校扶千校”工作,把18所农村薄弱学校列为受援学校,接受深圳、市直和县直学校在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师资培训方面的帮扶,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建教育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该县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政策的有利时机,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力争到2014年实现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目标,为紫金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为全力创建教育强县,该县提出要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学前教育以建设镇级中心幼儿园为重点,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辐射功能,带动全县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二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扩容增加优质学位,健全完善招生机制,抓好招生工作,优化教师队伍等有力措施来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连平
推广忠信经验创“教育强县”
去年6月,忠信镇正式全面实施教育“创强”工作,同年12月通过省专家评估验收,今年3月成为全市首批、连平县首个“广东省教育强镇”。通过“创强”,连平县义务教育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学校不均衡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忠信“创强”的主要经验是敢为人先,敢于碰硬,敢于争取各方支持。如何推进“创强”工作?该县提出要推广忠信经验。一是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教育“创强”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要坚定信心,想办法解决问题。二是创新思路,攻坚克难。要统筹考虑,多想办法,灵活解决“创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资金筹措方面,要勤跑腿、多开口,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三要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各教育“创强”实施单位将“创强”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县挂钩领导和县直有关单位要切实负起相关责任,帮助“创强”单位实现“创强”目标,确保该县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县。
据悉,该县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提出上坪镇、大湖镇、陂头镇、油溪镇今年要完成创建“教育强镇”任务;高莞镇、内莞镇必须在2012年完成创建任务;其它6个镇在全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验收通过两年后完成创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