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幼教快讯 » 正文

破解入园难入园贵 学前教育可效仿房地产调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6  浏览次数:319
广东学前教育网资讯频道导读:不过早教的确是一门玄妙的学问。难就难在,它既有规律,又不完全照规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不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智慧的问题;充满着不确定性,却又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和当前的房地产调控着力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一样,今后的学前教育投入,也应该在“保障”、“托底”上做文章,而不是继续制造引发哄抢的优质稀缺资源。

  嘉宾: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支玲琳:刚刚公布的《教改纲要》就学前教育部分明确将“加大政府投入”,这也是政策层面对近来广受关注的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正式回应。此前不少人呼吁,学前教育要“回归公益性”“纳入义务教育”,而今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能否实现这样的突破?

  朱家雄:幼教是公共服务系统中的一部分,政府当然应该对学前教育负主要责任。但问题是,学前教育毕竟不是义务教育,20多年来,它一直只占教育经费支出的1.3%。我们搞学前教育研究的人,当然希望政府能够把幼教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里,但是财力所限,不仅现在还做不到,甚至在今后的五到十年里都很难实现。放眼全球,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还没有先例。美国只普及一年,这还是花了几十年,一个州一个州地逐步实现的。寄希望于通过义务化来解决学前教育问题,不是理性、现实的方案。

  目前学前教育的基本格局是这样的:60%的幼儿园是民办性质,40%是公办,但是招生数刚好倒了过来。而且民办幼儿园“两极分化”严重:要么价格高昂条件好,要么是收费低廉质量低。收费合理、品质又过得去的,基本都是公立幼儿园。入园难,其实是难在对这部分公立资源的争夺上。即便在学前教育相对发达的上海,“性价比”高的公立幼儿园也就占10%左右。

  支玲琳:入园难,并不是上所有的幼儿园都难,而是上价格合理、办学条件好的幼儿园难,否则可能造成误解。那么现在加大政府投入,要改变的究竟是什么?

  朱家雄: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具体投向和目标,应该适时调整。以前我们的做法是,把钱投给了少数幼儿园,希望它们能够成为示范性幼儿园。但是这些幼儿园因为有财政补贴,所以收费低、质量好,于是就变得非常抢手。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尽管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有限,但是投给了最弱势的群体,来为他们办保底幼儿园。至于面向中产以上阶层的高质量幼儿园,基本上都是由民间资本兴办。因此,和当前的房地产调控着力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一样,今后的学前教育投入,也应该在“保障”、“托底”上做文章,而不是继续制造引发哄抢的优质稀缺资源。

  至于“收费贵”,主要是贵在私立幼儿园。这部分属于市场调节性质,也无可厚非。就像批评LV包太贵,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要选择就是了。当前矛盾的根源,是有资源、有关系的人可以走通种种关系,进入政府补贴的性价比高的幼儿园。剩下来的那部分人,只能选择“两极分化”的私立幼儿园,于是造成了“不公平”感。

  关键在于,要按质定价。就像吃米:有钱的可以吃泰国米、优质东北米;一般的人可以吃东北米;吃不起的人,政府就要给救济米。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现在的情况是,优质的东北大米非常便宜,所有的人都吃得起。那么麻烦了,剩下的还有谁去买呢?就是这个道理。今后学前教育当然应该加大投入,但要把公平问题,摆在重中之重。

  支玲琳:而近年来婴儿潮的人口压力,又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了学前教育的紧张?而这是否又导致“入园难”成为一个难解的“无底洞”?

  朱家雄:婴儿潮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有多少财力,就办多少事;力有未逮之处,交给市场去办。毕竟,国家目前还没有实力将幼教义务教育化。

  另外,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现在对幼儿园的很多标准都定得太高了。比如班级规模,小班只能25个,中班只能30个,大班只能35个。在目前面临人口压力的情况下,增加、放宽一点未尝不可。再说硬件,现在很多的幼儿园都太“奢华”了,我们去国外看,人家的幼儿园哪里有那么多的活动室。美国同行非常感叹:世界上最豪华的幼儿园都在中国。我们千万不能用高标准把自己框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矛盾的滋生。在现阶段,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幼儿园,这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人多的话,就克服一点、共享一点;人少的话,就享受得多一点。这种政策的调节机制要有。当前,共享比品质来得更为重要,不能说“车上人满了,你们就不能上了”。这不仅是出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教育的事情是等不及的。

  支玲琳:从早教中心的遍地开花,再到拿出买房排号的劲头去追逐名园,不少家长感慨“现在养个孩子怎么那么难”。一些家长对早教的过度重视,可能也是造成“入园难”的重要原因吧?

  朱家雄:重视总比不重视要好。而且从早教理论上来讲,0-6岁的确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况且现在每家都只有很少的孩子,经济条件又日渐富裕,因此孩子的教育就成为头等大事。加之现在的社会竞争又非常激烈,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不少国人其实是在攀比中生活,生怕自家孩子落后。这正是“早教热”的社会心理基础。

  不过早教的确是一门玄妙的学问。难就难在,它既有规律,又不完全照规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不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智慧的问题;充满着不确定性,却又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前几天我们在杭州和家长们对话“智慧教育,快乐成长”,家长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普通家长而言,比起给孩子择园,智慧教育的确是一项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家长们热衷于追逐名校资源,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对家庭教育的不自信。在普通国人对教育理念认识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早教热”这股风潮估计还将持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