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观察 » 正文

“拼钱拼命拼关系” 拼出幼教五大怪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19  浏览次数:538
广东学前教育网资讯频道导读:近几年来,社会上弥漫着“入校难难于上青天,入校贵贵过大学费;幼教不义教老大何所益,幼教不免单童年心不甘”等童心愿望和民声强音。家长徘徊于幼儿园、小学门外,求知的幼童矗立在幼儿园路门,学校紧锁的大门何时打开?

今天,当我们面对幼教之荒时,我们不可怠慢,更不可置之不理。

笔者以为,日前发端于广州市的“拼爹拼钱拼情拼命”幼教乱拼一通现象,至少暴露出了以下五大怪象。

怪象之一,乱拼一通谁之责?“拼爹拼钱拼情拼命”是指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理想中的学校,不问钱要多少,只管能进就行——拼爹是父母的权力、地位和关系网之拼,拼钱是自己家庭经济实力之拼,拼情全凭情报来源准确之拼,拼命是多拼之后剩下的无奈之拼。敢问,在这个多生源PK少优校的时代,在赞助费、择校费、捐资助费等逐年飙涨的时代,有的幼儿园赞助费价码为5万至6万元,有的公办小学择校费高达6万至7万元,有的地方甚至还更高……殊不知,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不拼行吗?即使倾家荡产也得拼一把,即便砸锅卖铁也得拼一回。

怪象之二,贴金扎堆为那般?说来也怪,自古以来,因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深蒂固,谈婚论嫁也好,生儿育女也罢,都得挑个良辰吉日,这不,广州市正逢今年是“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入校高峰期,受此影响,一些名幼儿园出现扎堆场面,赞助费水涨船高。如此贴金扎堆付出的代价便是:家长们一连几天带着干粮、提着板凳、打着雨伞、排队夺号……有的甚至还通过网络“晒”出赞助费价码。当然,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们,即使选择贴金扎堆,更不在乎所谓的多拼,可是,作为家长,我们又何必要刻意去破坏公共资源呢?

怪象之三,婴儿占坑何其苦?诚然,由于公办幼儿园价码太高,很多家长转战收费本就不菲的民办幼儿园……可据广州市教育局规定,幼儿入园年龄原则上为3周岁。然而,一些幼儿园以学位紧张为由,并不对外招收幼儿,反而开办小小班,让不到3岁的孩子报名入读,美名其曰“占坑”。如此“占坑”,无论校方,还是家长,方方实属害人害己之馊主意。

怪象之四,择校缘自谁之疯?其实,好学校、坏学校,全凭学生自身努力是否好;优学校、差学校,全权社会管理是否妥。当务之急,首先取缔、取消幼儿园和小学等巧立名目收取的高额“赞助费”、“特长费”、“优教费”、“入园费”、“择校费”等。诸如神童班、多语班、武术班、电脑班等有必要办吗?不知道为了提高幼儿素质,还是为了收费找理由?可以相见,我们未来的大家、大师级将才与帅才,以及中国脊梁,都在幼儿里。

怪象之五,幼教之荒慌于谁?现实中,幼儿园主要由大型企事业单位、院校和民办等组成,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教育质量参差不均、收费标准高低不等、办园设施良莠不齐。幼儿园又必须上,可公办幼儿园又少且赞助费高,而私立幼儿园更少费用更高且条件落后。入园难和收费贵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难点与热点。不仅剥夺了幼儿平等、均衡受教育的权利,还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繁荣与昌盛。据统计,在一些地方,公办幼儿园占比不到20%。笔者以为,幼教之荒不仅慌于家长,慌于社会,还慌于教育,最终慌于国家。

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诚然,幼教不仅纯属于老百姓个人的事,还是属于国家公益性的事业。而事实上,我们的公办幼儿园数量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百姓所需,而各级政府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还远不够。百姓期待幼教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最终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并举、覆盖广泛、形式式样”的公共幼教新格局。

同时还要缩小城乡幼教差距,更不能让农村孩子还未起跑就输了。要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为重点,为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使全社会每个成员受教育程度公平。体现中国幼教“公平化、均衡化、人人化”的精髓。

幼教是国计,也是民生;幼教是今天,更是明天。幼教呼唤公正与公平,幼教呼唤普及与义务。我们期待着符合家庭收支能力需求的价格适度、教质保证、环境优美、师资科学、教育规范的幼儿园越来越多,逐步解决目前的“入园难”、“入园贵”等怪象。

入学涨价为何说涨就涨?物价部门怎说批就批?教育部门怎听之任之?幼儿园为何严重不足?这不仅是幼儿之问,更是世纪之问。普惠型幼教模式何时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